精选回答(1)
恶性间皮瘤的靶向治疗可能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治疗药物和化疗药物。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的关键分子通路来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主要包括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PTEN基因突变导致的恶性间皮瘤患者常存在免疫微环境的异常,通过提高肿瘤细胞上的负调节因子如PD-L1表达,进而降低肿瘤细胞被免疫细胞识别和攻击的可能性。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有效逆转这种免疫逃逸现象,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2.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特定分子异常的靶向治疗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生长、存活及扩散相关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例如吉非替尼可用于EGFR突变引起的恶性间皮瘤。对于PTEN基因突变所致的恶性间皮瘤而言,其可能涉及PI3K/AKT/mTOR通路的激活。选择性PI3K抑制剂能够阻断这一通路,从而减少肿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
3.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通过干扰DNA合成或其他关键代谢过程来杀死快速分裂的癌细胞。紫杉醇是一种广泛用于多种癌症治疗的化疗药物。恶性间皮瘤中发现的PTEN缺失或失活状态表明可能存在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失调。紫杉醇通过干扰微管蛋白装配,诱导细胞周期停滞,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恶性间皮瘤患者的营养支持也很重要,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高蛋白食物摄入,如鸡蛋、牛奶等,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辅助疾病的管理。
2024-02-28 02:0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