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可通过鼠类及其排泄物的直接接触、进食被携带汉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空气飞沫传播、皮肤黏膜破损后与感染者的血液、体液等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患者需避免与疑似感染者及鼠类接触,注意个人卫生,以减少感染风险。
1.汉坦病毒感染
汉坦病毒通过血液循环系统扩散至全身各处,导致多器官损害和出血现象。抗病毒药物是主要治疗方法,如利巴韦林颗粒、注射用帕拉米韦氯化钠进行抗病毒治疗。
2.鼠类及其排泄物的直接接触
由于鼠类携带汉坦病毒,当人体直接接触其排泄物时,可能导致汉坦病毒感染,引发出血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与鼠类直接接触,特别是在可能存在鼠类的地方要格外小心。
3.进食被携带汉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
如果食用了被携带汉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可能会因为摄入病毒而患上出血热。对于此病的预防,建议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特别是从可能受污染的地区采购食材。
4.空气飞沫传播
若吸入带有汉坦病毒的空气飞沫,则有可能发生呼吸道感染,引起出血热的发生。为了减少风险,建议佩戴口罩以过滤空气中的微粒,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5.皮肤黏膜破损后与感染者的血液、体液等直接接触
皮肤黏膜破损后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可增加感染的风险,导致出血热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含碘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碘伏、聚维酮碘溶液等。
出血热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除上述提及的治疗措施外,患者还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片、维生素B6片等药物改善病情。同时,个人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以降低感染风险。

2024-03-11 09: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出血热 (规范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