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儿科> 小儿疳积> 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的手法是

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的手法是

发病时间:不清楚

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的手法是

补充说明: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的手法是

a******W 2022-03-03 15:15

小儿疳积 食欲 腹部 奶粉 肠道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的手法包括捏脊疗法、推拿、中药外敷、营养支持治疗、益生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通过特定手法作用于背部经络穴位,通常每次治疗持续5-10分钟。此方法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吸收,从而缓解小儿疳积的症状。
2.推拿
推拿可选择脾经、胃经等穴位进行按摩,每日一次,每次约30分钟。推拿能够刺激经络穴位,改善脾胃运化功能,进而辅助治疗小儿疳积。
3.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涉及配制药膏并贴敷于腹部或足三里穴等部位,时间依处方而定。外敷有利于调整体内气血平衡,对小儿疳积具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4.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包括提供高能量密度饮食或使用特殊配方奶粉,具体方案由医师制定。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恢复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缺乏状态,促进机体康复。
5.益生菌治疗
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可通过口服给予,疗程依据产品指导。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环境平衡,提高免疫力,对小儿疳积有益。
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上述治疗,定期评估患儿反应及病情变化,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2024-04-06 19: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疳积

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疳证与麻疹、惊风、天花并称为儿科四大证。但古代所说之“疳积”已与现代之“疳积”有了明显的区别,在古时候,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人们常常饥饱不均,对小儿喂哺不足,使脾胃内亏而生疳积,多由营养不良而引起,也就是相当于西医所讲的“营养不良”。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来独生子女增多,家长们又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地加强营养,反而加重了脾运的负荷,伤害了脾胃之气,滞积中焦,使食欲下降,营养缺乏,故现在的疳积多由营养失衡造成。

  • 症状起因:为什么小儿时期易生疳积呢?这是由于婴幼儿时期脏腑娇嫩,机体的生理功能未成熟完善,而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需要量大。因此,产生了生理上的“脾常不足”。而很多家长生怕孩子吃不饱,就像填鸭一样喂哺饮食尚不能自节的婴幼儿。俗话说:“乳贵有时,食贵有节”绝不是吃的越多就能长的越好。孰不知,哺食过早,甘肥、生冷食物吃得太多,会损伤脾胃之气,耗伤气血津液,就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产生病理上的脾气虚损而发生疳积之证。

  • 可能疾病: 小儿神经性贪食 食积胃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儿科、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朱先康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李妮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彩霞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

郭小州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合肥天使儿童医院

樊风海 主治医师

提问

贵阳六一儿童医院

潘四海 主任医师

提问

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