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肋痛中医辩证治疗方剂
补充说明:肋痛中医辩证治疗方剂
a******W 2022-03-04 16:1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肋痛的中医辩证治疗方剂可能包括柴胡、延胡索、川楝子、香附和枳壳等药物。肋痛是一种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获得适当治疗。
1.柴胡
柴胡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满、乳房胀痛等症状。阴虚阳亢头痛及肝阳上亢高血压病见有阴液亏损者忌用。
2.延胡索
延胡索主治胸腹疼痛、经闭痛经等病症。延胡索不宜长期服用。孕妇禁用。
3.川楝子
川楝子对于疝气引起的腹部绞痛和胸部刺痛有效。使用川楝子时需注意剂量控制,以防过量导致中枢抑制。
4.香附
香附可用于治疗因情志不畅引起之胸闷胁痛、乳房胀痛。行经期女性慎用。
5.枳壳
枳壳用于治疗胸膈痞满、脘腹胀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大便干燥等症。枳实具破气之功,故凡属元气虚弱,无气滞瘀阻者忌服。
针对肋部疼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上提及的中药进行调理。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减少对肋部的刺激。
2024-02-27 03:1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肝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循于胁,故胁痛之病,主要责之于肝胆。又因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故凡能引起肝胆经脉阻滞或脉络失养等因素,均可导致胁痛,概略如下: 1. 肝气郁结 肝在胁下,胆附于肝,其经脉分布于两胁。若因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皆能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胁痛。 2. 瘀血停着 气郁日久,血流不畅,渐成瘀血,痹阻胁络而发生胁痛;或强力负重,跌仆伤络,瘀血内停,阻塞胁络,而致胁痛。 3. 肝胆湿热 胆附于肝,其经脉相互络属,故为表里关系,二者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互相影响。若感受外湿,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水湿不化,痰湿中阻,气机不利,郁而化热,湿热蕴结,肝胆失其疏泄条达,气血不畅,从而胁痛。 4. 肝阴不足 体虚久病,或劳欲太过,精血耗伤,肝阴不足,不能养肝,致络脉失养而成胁痛。
就诊科室:骨科
人参固本口服液
滋阴益气,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酸耳鸣,大便干燥。
松龄血脉康胶囊
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活血化瘀
奥利司他胶囊
奥利司他胶囊结合微低热能饮食适用于肥胖和体重超重者包括那些已经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的患者的长期治疗。奥利司他胶囊具有长期的体重控制(减轻体重、维持体重和预防反弹)的疗效。服用奥利司他胶囊可以降低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与肥胖相关的其它疾病的发病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并可减少脏器中的脂肪含量。
桂枝茯苓胶囊
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瘀血阻络所致癥块,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痛经,子宫内膜异味症,卵巢囊肿见上述症候者;也可用于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属瘀血阻络证,症见乳房疼痛、乳房肿块、胸胁胀闷;或用于前列腺增生属瘀阻膀胱证,症见小便不爽、尿细如线、或点滴而下、小腹胀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