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足跟痛> 怎样治疗足跟痛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足跟痛可以通过足底按摩、足部针灸、足部热敷、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注射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足底按摩
通过轻柔地摩擦足底部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通常由专业人员操作。此方法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紧张肌群并可能减轻因长时间站立或走路引起的足底筋膜炎所致之足跟痠痛。
2.足部针灸
针灸是在特定穴位上用针刺入人体皮肤,刺激神经和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传统中医技术。研究显示,针灸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减少炎症反应,对于缓解足跟痛有较好效果。
3.足部热敷
使用温水瓶、暖湿毛巾或者电加热垫对受影响区域进行温度控制下的持续加温处理。提高局部温度有利于放松脚踝及小腿后方软组织结构,促进代谢废物排泄;同时也能增加血流速度,降低致痛因子浓度,从而缓解足跟处因劳损积累形成无菌性炎症所诱发的酸胀样不适感。
4.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通过口服给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镇痛、抗炎作用。足跟痛多为慢性炎症引起,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副作用。
5.糖皮质激素注射
在医生指导下将药物直接注入足跟痛点,通常每3-4周一次,共2-3次。该方法快速有效地减少局部发炎和肿胀,适用于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足跟痛。使用时应注意可能出现感染风险及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的骨质疏松等问题。
患者应避免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尤其是高跟鞋,以减少足底压力。适当的体重管理也有助于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2024-02-25 03: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足跟痛 (脚跟痛)

足跟痛(calcanodynia),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 ,侧位 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