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治疗秋燥的经方
补充说明:治疗秋燥的经方
a******W 2022-03-04 16:1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治疗秋燥的经方包括养阴清肺汤、清燥救肺汤、杏苏散、麻杏石甘汤、沙参麦冬汤等。这些经方主要用于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干、鼻燥、咳嗽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养阴清肺汤
养阴清肺汤由生地黄、玄参、麦冬、牡丹皮、贝母、白芍组成,以上药物合用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一般水煎服。此方适合于治疗秋燥引起的咽喉干燥疼痛、痰少而粘、口渴心烦、鼻干出血等症状。方中生地黄、玄参可滋阴降火;麦冬、贝母能润燥化痰;丹皮清热凉血;白芍养阴柔肝。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肺之效。
2.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汤主要由石膏、人参、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甘草组成,上述中药合用能够起到清燥润肺、益气养阴的作用。本品适用于治疗燥邪伤肺所致的咽干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症。方中石膏辛寒质重,善清泄肺胃之热;人参甘温补气,配伍大寒之石膏则补而不滞;胡麻仁、阿胶滋养津液;麦门冬、枇杷叶清肃肺热;杏仁宣降肺气;甘草调和诸药。
3.杏苏散
杏苏散由苦杏仁、紫苏子、前胡、半夏、厚朴、茯苓、桔梗、枳壳、生姜、甘草组成,具有疏风解表,理气化痰的功效,主治外感咳嗽,属风邪犯肺,肺失宣降者。方中紫苏子下气消痰平喘,苦杏仁止咳平喘,二药相须为用,既可止咳又可祛痰,且有顺气作用,使上逆之肺气得以下降,则咳喘自平。前胡疏散肺经郁遏之风邪,使肺气得宣,半夏燥湿化痰浊,二者一升一降,使痰涎随气而顺,从而达到祛痰止咳的目的。
4.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组成,具有辛凉宣肺,清热平喘的功效,主治外感风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所导致的喘证。方中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经,具有宣肺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因外感风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所导致的喘证。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对于外感风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所导致的喘证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麻黄与石膏相配,一寒一热,既宣肺清热,又止咳平喘。
5.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汤由北沙参、玉竹各9克,天花粉6克,桑叶、甘草各3克,麦冬、扁豆花各6克组成,加适量冰糖,水煎代茶饮。本方具有养阴清热,润燥生津的功效,主治虚火喉痹,症见咽痒声嘶,干咳少痰,午后潮热,颧赤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方中北沙参、麦冬养阴清肺,润燥生津;玉竹养阴润燥;天花粉清热生津;桑叶轻清疏散,疏风散热;扁豆花芳香辟秽,解毒利咽;甘草调和诸药。
患者在使用上述方剂时需注意观察自身病情变化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建议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症状。
2024-03-05 02:4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秋燥是由燥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生于秋季,尤以秋分后至小雪前为常见。其基本征候特征为初起以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津伤失润。根据好发季节及临床表现,本病与西医的急性咽候炎、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等证候表现相似,故这些疾病可以参考秋燥辨证治疗。
多发人群:无特殊发病群体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 —— 500元)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