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两岁小孩罗圈腿怎么办
补充说明:两岁小孩罗圈腿怎么办
a******W 2022-03-05 22:1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两岁小孩罗圈腿可以通过功能性锻炼、肌肉平衡训练、营养支持、骨骼生长发育监测、矫形支具使用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
1.功能性锻炼
功能性锻炼包括一系列针对腿部肌肉和关节的活动,如跳跃、爬行等,每日可根据孩子耐受情况进行。此措施有助于增强大腿内外侧肌群力量,改善步态不稳等问题。对于两岁小孩而言,可促进正常生理弯曲形成。
2.肌肉平衡训练
肌肉平衡训练通过针对性地强化内收肌和外展肌来纠正罗圈腿,通常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这种训练方法能够提高下肢对称性及稳定性,对矫正儿童期常见的下肢畸形具有积极作用。
3.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涉及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摄入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以利骨骼健康。充足的营养有利于促进儿童期骨骼正常生长发育,辅助预防或纠正轻度罗圈腿。
4.骨骼生长发育监测
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以及双下肢长度,评估其生长发育状况。此举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干预可能存在的生长问题。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者尤为重要。
5.矫形支具使用
矫形支具由医师根据患者情况定制,穿戴时间依医嘱而定,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使用。支具通过提供外部稳定性和压力分布来帮助纠正异常姿势和功能障碍。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方法无效或不适合的病例。
在处理两岁小孩的罗圈腿时,应避免过度强调物理疗法,以免影响骨骼自然生长发育。同时,家长还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4-04-05 06:1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O型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内翻,俗称“罗圈腿”、“弓形腿”、“箩筐腿”。指的是在膝关节处,小腿的胫骨向内旋转了一个角度,故此称为“膝内翻”。膝内翻的定义很容易因为看到病变形态想当然而混淆:膝内翻的定义并不是以内翻所成角的指向而命名的,而是以小腿胫骨的翻转方向命名的。膝内翻,其膝关节成角是指向外侧的,因此经常会被误称为膝外翻。
症状起因:O型腿形成的最常见原因可以分为三类:1、发育性因素 在身体发育时期由于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钙磷等营养元素缺乏,骨骼发育障碍、骨变形或关节软骨发育不良,而出现膝内翻的改变;2、失衡性因素 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或不正确的用力习惯引起支配关节的肌肉力学失衡,长期的肌肉力学失衡可以导致关节发生移位,而形成膝内翻。这种关节移位和大家都熟悉的关节错位是完全不同的,关节错位表现为对应的两个关节面发生相对位移而失去正常的对应关系,关节移位主要表现为关节的旋转和关节间隙的异常,在膝关节表现为两脚平行并拢站立时髌骨向内侧旋转,这是膝关节的整体旋转引起的,不是髌骨半脱位,只要关节得到矫正髌骨就会回到前方,在X线正位片上显示膝关节内外侧间隙不等宽,内侧间隙明显变窄;3、外伤或其他疾病导致的O型腿。 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内外侧角度的稳定结构,可以随关节的改变做出适应性调整。在一般情况下,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不是形成O型腿的关键因素,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外伤引起外侧副韧带损伤等破坏了膝关节的稳定也可以导致O型腿,这在运动员比较多见,治疗时一般需要手术修补损伤的韧带。 O型腿的人,平时站立和走路时,都是腿外侧肌肉用力,内侧用不上力。因此腿部肌肉发育不匀称,往往外侧肌肉多,内侧肌肉少。这样,形成的腿部肌肉轮廓线就是弯曲的,给人的感觉就是骨头弯曲了。其实并不全部是骨头弯了,只有少数是真正骨头弯了。如果想判断骨头是否弯了,最直接的方法是拍X线正位片。 并且,部分失衡性O型腿由于同时伴随髋关节的外展移位,会导致双腿间的缝隙别大。
可能疾病: 佝偻病 家族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 小儿高磷酸酶血症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骨科、儿科
盐酸纳洛酮舌下片
用于急性酒精中毒,限于步态不稳定、话多、不连贯、欣快、共济失调、感知迟钝、困倦、嗜睡,但不伴有昏迷及生命体征改变的急性酒精中毒的酩酊状态。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17-烯丙基-4,5;环氧基-3,14-羟基吗啡喃-6-酮盐酸盐二水合物。基结构式为:分子式:C19H21NO4;HCl;2H2O分子量:399.87。
益肾蠲痹丸
温补肾阳,益肾壮督,搜风剔邪,蠲痹通络。用于证见发热,关节疼痛、肿大、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肌肉疼痛、瘦削或僵硬,畸形的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普济痔疮栓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证便血。对各期内痔便血及混合痔肿胀等有较好的疗效。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