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胸椎骨折腹胀怎么办
补充说明:胸椎骨折腹胀怎么办
a******W 2022-03-05 22:1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胸椎骨折腹胀可以通过营养支持治疗、胃肠功能促进剂、腹部按摩、中药外敷、针灸疗法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旨在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患者身体需要。充足的营养有助于组织修复和恢复,对促进胸椎骨折愈合有益。此外,可预防因食欲不振导致的腹胀。
2.胃肠功能促进剂
胃肠功能促进剂通过增加肠道蠕动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来缓解腹胀。常用药物如莫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片等。这些药物能够增强胃肠道动力,加速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减少肠内容物滞留时间,从而减轻腹胀症状。
3.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通常由专业人员在患者的指导下,在家中进行轻柔地顺时针方向旋转按压腹部。此方法有助于促进肠胃运动,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腹胀。但注意力度要适中,以免加重损伤。
4.中药外敷
将具有消肿止痛作用的草药研磨成粉末后加醋调制成糊状,敷于患处并用绷带固定。传统中医认为,此类草药外敷能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进而辅助缓解疼痛及促进伤处恢复。
5.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利用特定穴位刺激原理,调节体内气血流通状态的一种自然疗法。它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状态;同时也有助于舒缓身心压力,放松心情。
在康复过程中,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进展,遵循医嘱进行适当的活动范围练习,维持良好的姿势习惯也很重要。
2024-03-30 14:0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腹胀(abdominaldistention)即腹部膨胀可由于肠腔腹腔内积气、积液腹内巨大肿物或腹肌无力引起,小儿腹胀多以气胀最为多见。 流行病学: 为儿科常见症状之一,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常为多种疾病的首发症状。
症状起因:一、病因:一般肠道内气体主要来源于咽下的气体及消化道内产生的气体(特别是细菌发酵产气),肠道内液体的来源有唾液胃液、胆汁、胰液小肠液等。健康人这些液体和气体经过正常消化过程均能重吸收或部分排出。发生肠内积气积液主要有3种情况:机械性肠梗阻功能性肠淤张(麻痹性肠梗阻)腹腔积液。引起腹胀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以下6种:1.胃肠道疾病(1)胃部疾病:常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扩张及幽门梗阻等。(2)肠道疾病:常见于肠结核、痢疾、肠梗阻及习惯性便秘等。(3)其他:胃肠神经官能症。2.肝、胆与胰腺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及胰腺炎等。3.腹膜疾病常见于急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等。4.心血管疾病常见于心力衰竭、肠系膜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梗死等。心绞痛和心律失常亦可反射性地引起腹胀。5.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重症肺炎及伤寒等。6.其他可见于手术后肠麻痹、肺气肿哮喘病低钾血症吸收不良综合征、脊髓病变、药物反应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结缔组织疾病及甲减等。二、发病机制:1.机械性肠梗阻近端肠管内的气体及液体重吸收和排出受到障碍肠管内细菌因肠内环境的改变产生大量气体,而出现腹胀。B超钡灌肠、X线立位照片或透视检查,可见小肠内有多个液平面及瘪缩的结肠即可确诊。2.功能性肠瘀胀(麻痹性肠梗阻)主因肠道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消化道蠕动功能失调如全身重症感染、败血症肺炎脑炎、毒血症或中毒性休克等,引起微循环障碍,胃肠道首先缺血缺氧以致扩张无力而腹胀腹膜炎与腹部损伤(包括手术损伤)后产生肠麻痹气体吸收障碍亦可引起腹胀特别以结肠胀气为主,B超检查、钡灌肠可见结肠充气扩张。3.腹腔积液腹水引起的腹胀多由于血浆蛋白低下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门静脉高压腹腔炎症或肿瘤所致。体征与胀气不同。B超检查X线透视见肠管漂浮在腹水中。
常见检查: 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 等渗盐水低压灌肠试验 血清胰腺特异性抗原 电子胃镜 纤维肠镜 聚合酶链式反应
就诊科室:消化、儿科
阿仑磷酸钠片
1.适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以预防髋部和脊柱骨折(椎骨压缩性骨折)。 2.适用于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以预防骨折。 3.适用于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阿仑膦酸钠维D3片
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以增加骨重,并降低骨折发生率,包括髋部和椎骨骨折(椎骨压缩性骨折);治疗男性骨质疏松以增加骨量。
盐酸乙哌立松片
中枢性肌肉松弛药。1.用于改善下列疾病的肌紧张状态:颈背肩臂综合症,肩周炎,腰痛症;2.用于改善下列疾病所致的痉挛性麻痹:脑血管障碍,痉挛性脊髓麻痹,颈椎病,手术后遗症(包括脑、脊髓肿瘤),外伤后遗症(脊髓损伤、头部外伤),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婴儿大脑性轻瘫,脊髓小脑变性症,脊髓血管障碍,亚急性脊髓神经症(SMON)及其它脑脊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