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手外伤> 手外伤常用的康复治疗手段

手外伤常用的康复治疗手段

发病时间:不清楚

手外伤常用的康复治疗手段

补充说明:手外伤常用的康复治疗手段

a******W 2022-03-05 22:15

手外伤 固定术 关节 神经 肌肉 针灸 石膏 软组织 神经元 紧张 软组织损伤 疼痛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手外伤常用的康复治疗手段包括固定术、关节功能锻炼、肌力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针灸治疗。这些措施旨在促进手部功能恢复。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固定术
通过使用石膏、支具等方式将受伤部位固定于功能位置,限制异常活动,一般需要持续4-6周。固定术旨在提供稳定环境,促进软组织修复,防止进一步损伤,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
2.关节功能锻炼
从被动运动开始,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在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计划,通常为期数周至数月不等。关节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关节灵活性及稳定性,预防僵硬与挛缩,对因外伤导致的功能障碍有积极作用。
3.肌力训练
针对受损区域周围肌群开展针对性力量训练,包括抗阻练习和渐进负荷提高,时间依患者恢复进度而定。肌力训练可增强受损区域支撑力度,改善血液循环,进而加速伤口愈合过程;对于外伤后遗症具有积极影响。
4.神经肌肉电刺激
利用特定频率电流刺激受损区域周围神经元,启动自主收缩反应,每次治疗约30分钟。此技术能够模拟正常生理状态下的神经传导活动,激发潜在未受损神经纤维工作,促进受损神经再生与修复。
5.针灸治疗
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在特定穴位施行针刺或艾灸等传统手法干预,每次治疗时间不定。针灸能调节气血流通、缓解局部紧张与不适感,并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适用于外伤后引起的软组织损伤及疼痛等问题。
术后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营养摄入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

2024-02-04 06: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