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慢性肾衰竭肾性骨病的主要病因是
补充说明:慢性肾衰竭肾性骨病的主要病因是
a******W 2022-03-05 22:1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慢性肾衰竭肾性骨病的主要病因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高磷血症、低钙血症、维生素D缺乏、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废物和液体潴留,肾脏无法有效清除体内废物,这些废物会在体内积累并损害肾脏。控制水盐平衡有助于缓解症状,如限制钠摄入量、保持充足水分等。
2.高磷血症
高磷血症是指血液中磷酸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长期高磷状态会导致钙质沉积在软组织中,进而影响骨骼健康。饮食疗法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减少含磷食物的摄入来降低血磷水平。
3.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指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此时身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会动员骨钙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引起骨质疏松。补充钙剂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例如口服碳酸钙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
4.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进而影响骨骼健康。补充维生素D是常规的治疗方法,可通过日晒或口服维生素D制剂实现。
5.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由于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甲状旁腺过度活跃,导致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刺激破骨细胞活性增加,促进骨质溶解,同时抑制肠黏膜对钙的吸收,进一步加重低钙血症,形成恶性循环。手术切除异常增生的甲状旁腺是根治的方法,对于不能耐受手术者可考虑应用拟钙剂进行替代治疗。
针对慢性肾衰竭肾性骨病,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钙磷比值以及甲状旁腺素水平。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限制磷的摄入,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以支持肾脏功能恢复。
2024-03-20 01:4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低钙血症是指血清离子钙浓度异常减低。但由于临床上一般仅测定总钙,故总钙水平低于正常也称为低钙血症。血总钙降低可在低蛋白质血症时出现,并不一定反映离子钙的降低,因此血钙降低不一定和离子钙降低一致,但一般情况下两者是一致的。血清蛋白浓度正常时,血钙低于2.2mmol/L时称为低钙血症。低钙血症一般指游离钙低于正常值。酸中毒或低蛋白血症时仅有蛋白结合钙降低;反之,碱中毒或高蛋白血症时,游离钙虽降低,但蛋白结合钙增高,故血清钙仍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