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通常情况下,视力是指人眼视网膜分辨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对人眼视力的评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一般认为正常成年人的视力应达到1.0或5.0。
人眼视力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黄斑区的功能,当黄斑区出现病变或功能下降时,就会导致视力下降,常见的疾病有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裂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如果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如果是由于近视导致的,患者可以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等方式改善视力。如果患者不想佩戴框架眼镜,也可以通过激光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白内障导致的,患者可以通过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青光眼导致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周边虹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用眼,以免引起视力下降的情况。
2022-03-06 22:4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老年性黄斑变性(senilemaculardegeneration)亦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或衰老性黄斑变性(aging macular degeneration)。大多始发于50岁上下,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发病与性别、种族无明显关系。双眼同时或先后受害。因临床表现不同,分成萎缩性与渗出性两型,前者比较多见,后者则仅为前者的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