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腋窝多汗怎么办
补充说明:腋窝多汗怎么办
a******W 2022-03-06 21:2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腋窝多汗可以考虑抗胆碱能药、植物神经调节剂、肉毒素注射、生物反馈治疗、针灸治疗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指导。
1.抗胆碱能药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来减少出汗量。这类药物能够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减少汗液分泌。对于由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引起的腋窝多汗症有较好的效果。
2.植物神经调节剂
植物神经调节剂包括片、盐酸米多君片等,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状态。这些药物具有稳定机体神经传导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因自主神经系统失调所致的异常排汗现象。
3.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注射通常在门诊条件下由专业医生操作,将适量肉毒素注入腋下皮下组织内,一般为每3-6个月一次。肉毒素作用于运动神经末梢,暂时阻断神经信号传递至汗腺,减少汗液分泌。适用于腋窝多汗且伴有异味者。
4.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是通过训练个体认识并控制身体生理反应的一种行为疗法,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完成一系列放松技巧练习。此方法旨在提高个体对自身生理变化的认知及控制能力,减轻由于紧张情绪导致的腋窝多汗。适合经心理因素引起或加剧腋窝多汗的患者。
5.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需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在特定穴位上刺入细针,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针灸通过刺激体内气血流通,调节自律神经功能,缓解因气滞血瘀引起的局部多汗。对于部分类型的腋窝多汗有效。
针对腋窝多汗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穿着不透气的衣物,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出汗症状。
2024-01-03 01:1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汗腺过多分泌的一种疾病。交感神经支配全身的出汗。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通过控制出汗散热来调节人体的体温。但是多汗症病人的出汗和面部潮红完全失去了正常的控制。多汗和面部潮红使患者每日处在无奈、焦躁或恐慌之中。
普鲁卡因泛酸钙胶囊
用于神经衰弱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病症(如失眠、疲劳、焦虑、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症状)。
薄芝糖肽注射液
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萎缩性肌强直,及前庭功能障碍、高血压等引起的眩晕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癫痫、失眠等症。亦可用于肿瘤、肝炎的辅助治疗。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抑眩宁胶囊
中医上治疗肝阳上亢、气血两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型眩晕症。西医上用于各类眩晕症,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脑供血不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美尼尔氏综合征以及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颈椎病、脑震荡后遗症等引起的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