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缺血性肠病是怎么得的
补充说明:缺血性肠病是怎么得的
a******W 2022-03-06 21:2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缺血性肠病的病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长期吸烟、高龄、结核病、巨球蛋白血症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肠道血流减少或中断,从而引发缺血性肠病。患者应及时就医以接受专业治疗。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可能会影响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血管狭窄或痉挛,从而增加患缺血性肠病的风险。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基因检测和生活方式干预,如戒烟、控制饮食等。
2.长期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可以收缩血管,减少血液流动,导致肠道供血不足,进而诱发缺血性肠病。戒烟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肠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患者可通过替代品疗法、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戒烟。
3.高龄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器官的功能逐渐下降,包括心脏和血管系统,这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增加患缺血性肠病的风险。对于高龄人群,应特别注意均衡饮食,避免过度摄入脂肪和胆固醇,以减轻心脏负担。
4.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可引起全身多处感染,其中消化道受累时可能会出现肠黏膜充血水肿的情况,严重者会导致肠管狭窄甚至闭塞,此时若存在血栓形成则会引起肠腔内血液循环障碍,进一步发展为缺血性肠病。抗结核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以及吡嗪酰胺等。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于免疫球蛋白产生过多,在循环中积累并沉积于小动脉壁上,导致血管腔狭窄或者阻塞,影响组织和器官的血液供应,因此会出现缺血性肠病的症状。通常采用苯达莫司汀联合环磷酰胺方案化疗,同时辅以靶向治疗,如依鲁替尼。
针对缺血性肠病,建议定期进行胃肠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推荐进行活检以排除其他潜在原因。
2024-03-19 13:1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血液中IgM异常增多即为巨球蛋白血症,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病因不明,又称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本症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因不明的单克隆lgM增多称之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巨球蛋白血症),继发于其它疾病的单克隆或多克隆lgM增多称之为继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特征是老年发病、贫血、出血倾向及高黏滞综合征。诊断依据血中出现大量单克隆lgM和骨髓中有淋巴样浆细胞浸润。本病呈慢性过程,无临床症状时不宜化疗,对进展性疾病采用化疗。
丁苯酞软胶囊
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福乃得维铁缓释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苯丁酸氮芥片
霍奇金病,数种非霍奇金病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本品对于部分乳腺癌病人也有明显的疗效。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常见的抑郁症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症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症、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