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脾肾两虚> 脾肾两虚,气虚血瘀的症状

脾肾两虚,气虚血瘀的症状

发病时间:不清楚

脾肾两虚,气虚血瘀的症状

补充说明:脾肾两虚,气虚血瘀的症状

a******W 2022-03-06 21:24

脾肾两虚 乏力 畏寒 脾肾阳虚 皮肤苍白 疲乏无力 脏腑功能失调 舌苔 气血不足 脉搏 潜血 六味地黄丸 睡眠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脾肾两虚,气虚血瘀的症状包括面色?白、乏力、畏寒、舌淡、脉弱,建议就医进行中医诊断和治疗。
1.面色?白
面色?白可能是因为脾肾阳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此症状主要表现在面部,可伴有皮肤苍白无华的特点。
2.乏力
乏力通常是由脾肾阳虚引起的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气血无法滋养身体各处,从而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这种症状常表现为持续的身体疲劳感,活动后尤为明显。
3.畏寒
畏寒多因脾肾阳气虚弱,不能温煦机体,故而感到怕冷。患者可能会感受到全身或局部的寒冷不适,在气温较低时更为明显。
4.舌淡
舌质淡可能是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导致血液运行不畅,使舌体失去足够的营养供应。舌体颜色浅淡是其主要特征,可能伴随有舌苔减少或薄白。
5.脉弱
脉弱通常是由于气血不足、脏腑功能衰退等导致的气血运行不畅,影响了脉搏的正常传导。脉象呈现微细、软弱无力的表现,触诊时感觉不到明显的脉动。
针对脾肾两虚、气虚血瘀的情况,可以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血常规、便常规和潜血试验等检查。治疗措施包括中药调理,如遵医嘱使用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等药物以补益脾气、滋补肾阴。建议患者平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改善症状。

2024-01-27 12:4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怕冷 (畏寒)

人见寒冷则感觉身体发凉,但多穿衣或在室内则不感觉冷,平素较正常人怕冷者即畏寒,是阳虚表现。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