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
补充说明:足跟痛的治疗方法
a******W 2022-03-07 18:1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包括足底按摩、足部针灸、足部热敷、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注射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足底按摩
通过轻柔地摩擦足部来放松肌肉,通常由专业人员在诊室内完成。此方法有助于缓解因紧张或过度使用引起的足跟疼痛。但须注意操作手法要正确、适度以防加重损伤。
2.足部针灸
针灸是在特定穴位上用针刺入皮肤后进行电刺激的一种传统中医技术,在门诊环境下进行。此法可促进血液循环、舒缓局部肌肉紧张状态从而减轻足跟处不适感。施行前应确保无出血性疾病及对金属过敏史。
3.足部热敷
将热水袋或暖宝宝贴于足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多次。提高局部温度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代谢水平,缓解因循环不畅导致的足跟痛。使用时需监控皮肤反应以防烫伤。
4.非甾体抗炎药
口服或外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等,按说明书指示剂量服用。这类药物具有消炎止痛作用,适用于治疗足跟痛。长期大量使用需注意胃黏膜保护问题。
5.糖皮质激素注射
在医生指导下,在患处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药物如曲安奈德。该措施能迅速减轻炎症和水肿,缓解足跟痛。注射后可能有一些暂时性副作用需要留意。
除上述措施外,患者还可尝试物理疗法,如离子导入或超声波治疗,以增强效果。此外,适量运动如踮脚尖走路也有助于加强足底肌群力量,预防足跟痛的发生。
2024-03-29 09:1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足跟痛(calcanodynia),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 ,侧位 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
症状起因:症状起因: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尤以女性为多见。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可能疾病: 嗜酸性筋膜炎 强直性脊柱炎性巩膜炎 跖管综合征 跟腱后滑囊炎 跟骨骨骺骨软骨病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中医、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