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症状
补充说明: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症状
a******W 2022-03-07 18:1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症状包括髋关节疼痛、跛行步态、关节僵硬、关节肿胀、关节积液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髋关节疼痛
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时,软骨逐渐磨损导致炎症反应和周围组织水肿,这些因素都会刺激神经末梢而产生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位于髋关节处,可能伴有阵发性的加剧,尤其是在活动后或者长时间静坐后。
2.跛行步态
由于髋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在行走时会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平整等情况,从而影响肢体负重功能,出现跛行的现象。患者在走路时会表现出患侧下肢缩短,提腿困难,步幅减小等现象。
3.关节僵硬
当髋关节受到长期慢性损伤或老化的影响,会导致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出现粘连的情况,进而引发关节僵硬的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早晨起床后髋部有短暂的僵硬感,活动后可缓解。
4.关节肿胀
退行性髋关节炎会引起滑膜增生、渗出增多,导致关节内积液,使关节腔内的压力增高,诱发关节肿胀。肿胀通常发生在髋关节周围,有时伴随皮肤温度升高和颜色改变。
5.关节积液
关节积液是由于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引起的滑膜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从毛细血管壁渗出到关节腔中。关节积液可能导致髋关节局部肿胀、疼痛,严重时可能出现关节活动受限。
针对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可以进行X光片、MRI或CT扫描以评估关节状况。治疗措施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注射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如关节镜清理术。患者应避免过度使用受影响的关节,减少高冲击运动,同时注意保持适当的体重,以减轻关节负担。
2024-03-05 09:5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1.关节周围韧带损伤膝关节韧带在膝关节微屈时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如果此时突然受到外力导致外翻或内翻,则有可能引起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会有明确的外伤史,膝关节疼痛、肿胀、瘀斑、活动受限。 2.软骨损伤主要是膝关节的半月板损伤,当膝关节微屈时,如果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踢足球运动中,弯小腿转身踢球的动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损伤会有明显的膝部撕裂感,随即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走路跛行、关节活动时有弹响。 3.关节滑膜炎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关节滑膜后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并有摩擦发涩的声响。比如膝关节主动极度伸直时,特别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运动时,髌骨下部疼痛会加剧。在被动极度屈曲时,疼痛也会明显加重。 4.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如红斑狼疮和牛皮癣,也会侵犯关节出现肿痛,这要靠血液化验协助诊断。 5.儿童生长痛此类患者主要是处于生长期的儿童,男孩多见。疼痛部位常见于膝关节、髋关节等。这种情况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由于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骨骼生长相对较快,骨膜和局部肌肉生长发育不协调,从而引起不适,出现关节疼痛。也有人认为,这种疼痛是由低毒性感染引起的。 6.外伤性关节痛由于某种意外或事故,使肩、腕、膝、踝等部位的关节在没有发生骨折等严重的情况下出现外伤(如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等)而引起关节疼痛。 7.化脓性关节炎有全身其他部位感染的病史或局部外伤的病史,疼痛的关节可以有肿胀,部位深在也可能不明显,但都有体温升高、关节疼痛、不能活动、血象升高等现象。 8.骨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的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后。关节疼痛早晨较重,白天和夜晚趋轻。关节部位的骨质增生和骨刺摩擦周围的组织,可引起关节的疼痛。 9.骨质疏松症老年妇女全身多个关节疼痛,感到特别无力,不能负重行走,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患了骨质疏松症。 10.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生于20~45岁的女性。风湿性关节炎往往是游走性的疼痛(疼痛的位置不确定),疼痛、肿胀、僵硬多发生在手腕部位,并且关节的敏感与肿胀、疼痛同时发生,对称发病(如双手腕、双膝盖)。 11.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疼痛常见于拇指及第一跖趾关节(脚拇指外侧)。主要是由于食用海鲜和饮酒进而诱发的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在急性期,患者局部红肿、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在慢性期,患者可有疼痛、关节变形等表现。 12.劳损引起的疼痛由于关节部位活动量相对较大,导致关节周围的肌肉等软组织出现劳损,进而引起疼痛,常见的有肩周炎、网球肘等。 13.肿瘤引发的疼痛关节局部出现肿瘤也是造成关节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多见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老人。如果出现关节肿痛,疼痛感晚间比白天严重,服用止痛药物无效,又没有合理原因可以解释,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排除关节肿瘤。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骨科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