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补充说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a******W 2022-03-07 18:20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感染 免疫力低下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是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外伤、免疫力低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细菌感染
由于致病菌侵入中耳道引起炎症反应,导致中耳黏膜充血、水肿和渗出液增多。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法,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功能障碍可能导致中耳通气不畅,当发生感染时容易诱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使用鼻腔喷剂缓解症状,如呋麻滴鼻剂、羟甲唑啉等;必要时需遵医嘱服用切诺胶囊、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促排药促进分泌物排出。
3.外伤
外伤可能造成鼓膜破裂或损伤,使中耳与外界相通,易被细菌入侵而发生感染。对于鼓膜穿孔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消毒棉球轻压患处以保护伤口。
4.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的个体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从而增加患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风险。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规律作息时间等方式增强机体抵抗力。必要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玉屏风颗粒、贞芪扶正颗粒等提高身体素质。
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中耳黏膜长期存在炎症所致,在炎症刺激下会导致耳朵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出现。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建议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例如鼓室成形术、鼓室探查术等。
患者应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污水,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还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024-02-11 23:2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细菌进入鼓窒引起化脓感染,称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可能部分病例初起为病毒感染,尔后细菌侵入。常见为溶血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第Ⅲ型肺炎球菌和变形杆菌等。多见于冬春季节,有血液病、营养不良、变态反应及心肺病患者、肾炎、糖尿病者易于诱发。据统计,5~16岁学龄儿童发病率高达3%,5岁以下者高达5%~10%,有时可反复发作多次。爱斯基摩人和美洲印地安人发病率较白人高得多,这是种族基因还是生活条件所致,尚未确定。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希刻劳“适用于治疗下列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中耳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和扁桃体炎): 由化脓性链球菌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注:青霉素是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包括预防风湿热) 的常用药,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羧氨苄青霉素作为预防牙科、口腔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药物,在此方面,对于预防a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青霉素V是合理的选择。 一般说来头孢克洛对于消灭鼻咽部的链球菌有效,然而,对于预防继发性风湿热或细菌性心内膜炎,目前尚无证实头孢克洛疗效的重要数据。治疗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至少应给予10天的头孢克洛治疗量。 尿道感染(包括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由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引起。 注:头孢克洛对急性和慢性尿道感染都有效。 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由金葡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鼻窦炎 淋球菌性尿道炎 应进行适当的组织培养和敏感性研究,以测定致病菌对头孢克洛的敏感性。"
参芪颗粒
升白护髓、补气养血、健脾益肾、增强免疫,适用于肿瘤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症,并适用于脾肾亏虚、免疫力低下的治疗,具有控制各种肿瘤的复发与转移作用。可以与放化疗配合使用。
小儿氨酚伪麻分散片
适用于婴幼儿感冒及其它上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等引起的多种症状,如发热、鼻塞、流涕、鼻黏膜充血水肿、咽喉肿痛及烦躁不安等。
盐酸林可霉素滴耳液
主要用于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及厌氧菌引起的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已经穿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