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普外科> 脾亢> 脾亢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脾亢可能是由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巨球蛋白血症、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包括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Ⅸ和Ⅹ等,这些因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当其中一种或多种因子缺乏时,会导致出血倾向,引起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紫癜等。对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可以考虑基因替代疗法,如使用凝血因子Ⅷ制品来补充体内缺失的凝血因子。
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红细胞的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贫血。此时脾脏会过度活跃地清除异常的红细胞,从而导致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甲泼尼龙等,以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减轻溶血症状。
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中单克隆IgM增多并分泌入血循环,导致高粘滞血症。这使得红细胞易于在脾脏滞留和破坏,进而引起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治疗巨球蛋白血症通常需要化学治疗,例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通过干扰肿瘤细胞DNA合成,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4.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受损严重,无法正常处理和储存红细胞,导致脾脏代偿性增大,脾脏内幼稚红细胞大量增生,形成髓外造血灶。同时,脾脏也具有吞噬衰老和异常的红细胞的功能,因此会出现脾亢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病情。
5.脾功能亢进症
脾功能亢进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脾脏体积增大或功能增强,使其对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破坏能力增强,从而引起相应数量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脾脏作为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在发生病变后会刺激周围组织,导致脾脏充血水肿,引起脾脏肿大的现象。脾功能亢进症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症状。
建议定期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和腹部超声波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脾脏负担。

2024-01-12 21: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组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贫血。有时红细胞的破坏能被骨髓红细胞生成所代偿,临床上不发生贫血,即仅有自身免疫性溶血(AIH)。也有人仅可测及抗自身红细胞抗体(AI),而无明显溶血迹象。当机体既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又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甚至白细胞抗体),进而同时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或全细胞减少)时,称之为Evans。本病临床表现多端,温抗体型AIHA多为慢性起病,易于反复,部分患者有急性发作史,发作期间可见畏寒、发热、黄疸、腰背酸痛等,血红蛋白尿常见于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少见于冷凝集素病,病情常反复,后期不易控制。

推荐医生更多

李景瑞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