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脾胃虚弱如何治疗
补充说明:脾胃虚弱如何治疗
a******W 2022-03-08 15:3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脾胃虚弱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针灸疗法、艾灸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减少辛辣、生冷食物的摄入。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来增强脾胃功能,进而缓解因脾胃虚弱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2.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需由专业中医师开具处方,患者按医嘱服用相应中药材如党参、白术等。传统中医学认为,脾虚是由于体内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使用上述药材可调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补益脾胃的效果。
3.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通常在有资质的中医师操作下,在特定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此方法有助于促进消化吸收,提高身体免疫力,对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具有积极作用。
4.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在特定腧穴上施以适当温度和刺激量的艾柱火头,使之产生温热感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该方法能够调节气血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对于缓解脾虚导致的乏力倦怠、面色萎黄等问题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建议定期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或温和瑜伽,以助于改善脾胃功能。保持充足睡眠也是关键,因为充足的休息可以帮助恢复体力并支持消化过程。
2024-02-26 18:4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有一些小孩面黄肌瘦,这并不是小孩本身营养不良造成的,而已因为他们脾胃虚弱导致的。小孩脾胃虚弱一般没什么食欲,不喜欢吃东西。会有以下 1、人体微量原素的缺乏 如缺锌可导致腹泻、厌食症;缺钙导致生长停滞、抽搐等;缺铁等致贫血、厌食、生长发育停滞。以上这些都可使人体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日久则使小儿“面黄肌瘦”。 2、饮食不节 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功能还不健全。所以如果饮食上不加节制,饥一顿,饱一顿,不按时吃饭,或零食太多,都可影响脾胃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虚弱等症,日久则“面黄肌瘦”。 3、不合理的用药 小儿患病后,家长非常着急,就在很短的时间内服大量药物,尤其是一些消炎、镇痛的西药,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红霉素等,这些药都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并引起恶心、呕吐等症,这样,病虽治好,却留下了胃受损伤的后患。长期下去则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而致“面黄肌瘦”。 4、过食寒凉 小儿本为“阳盛”主体,易产生内热,所以喜食寒凉。如果不加以节制,过食寒凉之物,就易损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功能下降,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摄取。 营养失衡小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吃东西没有节制,一旦吃得过多,就会损伤到脾胃,出现消化紊乱,吸收不好,面黄肌瘦。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营养不够,变本加厉给孩子做好吃的,结果反而增加了肠胃负担,脾胃进一步受损,进入恶性循环。[1]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中医
参倍固肠胶囊
固肠止泻,健脾温肾。用于因脾肾阳虚所致的慢性腹泻,腹痛,肢体倦怠,神疲懒言,形寒肢冷,食少,腰膝酸软;肠易激综合症(腹泻型)见上述症候者。
童康片
补肺固表,健脾益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用于体虚多汗,易患感冒,倦怠乏力,食欲不振。
六味五灵片
滋肾养肝,活血解毒。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氨基转移酶升高,中医辨证属于肝肾不足,邪毒瘀热互结,症见:胁肋疼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倦怠,乏力,纳差,脘胀,身目发黄或不黄,小便色黄,头昏目眩,两目干涩,手足心热,失眠多梦,舌暗红或有瘀斑,苔少或无苔,脉弦细。
麒麟丸
补肾填精,益气养血。适用于肾虚精亏,血气不足,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面色不华,男子精液清稀,阳萎早泄,女子月经不调。或男子不育症,女子不孕症见有上述症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