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腰椎管狭窄引起的间歇性跛行怎么治
补充说明:腰椎管狭窄引起的间歇性跛行怎么治
a******W 2022-03-08 15:4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腰椎管狭窄引起的间歇性跛行可采取非甾体抗炎药、物理疗法、椎间孔扩大术、椎管减压术、脊柱融合术、椎间盘置换术等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减少炎症和疼痛,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萘普生等。这类药物可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的腰椎管狭窄引起的间歇性跛行相关不适。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副作用。
2.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热敷、电刺激、牵引等方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和缓解疼痛,适用于部分患者。对于重症或急性期可能加重病情,需谨慎使用。
3.椎间孔扩大术
椎间孔扩大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在影像引导下将狭窄的神经根出口扩大,手术时间约30-60分钟。此手术旨在直接解决压迫神经的问题,适合于因腰椎管狭窄导致持续性或加剧的间歇性跛行。术后应密切观察并发情况如感染。
4.椎管减压术
椎管减压术是通过切除部分椎板和黄韧带来扩大椎管空间,通常采用全麻方式,手术时间依具体病例而定。该措施针对严重腰椎管狭窄引起的功能受限情况。术后需要严格管理康复过程以促进愈合并预防并发症发生。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遵循医嘱调整生活方式,如体重控制和适度运动,可有效缓解症状并延缓病情进展。
2024-02-13 03:2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稍许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可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跛行呈间歇性出现,故称为间歇性跛行。
症状起因:间歇性跛行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腰椎管已有狭窄的病理基础上,因直立时椎体及神经根的压力负荷增大,再加上行走时下肢肌肉的舒缩活动进一步促使椎管内相应脊神经节的神经根部血管生理性充血,继而静脉瘀血以及神经根受牵拉后,相应部位微循环受阻而出现缺血性神经根炎,从而出现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当患者蹲下、坐下或平卧休息后,神经根的压力负荷降低,消除了肌肉活动时的刺激来源,脊髓及神经根缺血状态得以改善,因此症状也随之减轻、消失。再行走时,再度出现上述症状,再休息,症状再缓解,如此反复,交替出现,形成了间歇性跛行。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外科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盐酸乙哌立松片
中枢性肌肉松弛药。1.用于改善下列疾病的肌紧张状态:颈背肩臂综合症,肩周炎,腰痛症;2.用于改善下列疾病所致的痉挛性麻痹:脑血管障碍,痉挛性脊髓麻痹,颈椎病,手术后遗症(包括脑、脊髓肿瘤),外伤后遗症(脊髓损伤、头部外伤),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婴儿大脑性轻瘫,脊髓小脑变性症,脊髓血管障碍,亚急性脊髓神经症(SMON)及其它脑脊髓疾病。
氯美扎酮片
用于治疗精神紧张、恐惧、烦躁不安、失眠、酒精中毒、肌肉疼痛及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
对乙酰氨基酚片
必理通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痛经、牙痛、神经痛,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