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血证> 蓄血证的病因病机治法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蓄血证的病因病机治法因外感寒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过度、久病体虚等引起,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调理。患者可到医院就诊,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治疗。
1.外感寒邪
外感寒邪入里化热,耗伤阴液,导致血液运行受阻,凝滞成瘀,进而形成蓄血证。此时可选用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的方剂进行调理,如桂枝茯苓丸。
2.情志内伤
长期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大,会导致气机郁结,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蓄血证的发生。针对此病因,可以考虑使用疏肝解郁、行气活血的中药进行调理,例如逍遥丸等。
3.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或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损伤脾胃,使运化失常,痰浊内生,进一步导致气滞血瘀而形成蓄血证。对于这种情况,可通过健脾和胃、祛湿化痰的方法来改善病情,可用二陈汤加减。
4.劳逸过度
长时间劳累或休息不足,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进而导致蓄血证的发生。针对此原因所致的蓄血证,可采用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的治疗方法,代表方剂有归脾汤。
5.久病体虚
久病体虚会导致正气亏虚,无力推动血液正常运行,从而容易发生蓄血证。对于由久病体虚引起的蓄血证,应以补益气血为主,常用药物包括人参、黄芪等。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以及便常规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03-01 17: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证 (血病)

血证,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也就是说,非生理性的出血性疾患,称为血证。在古代医籍中,亦称为血病或失血。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临床检查:蝰蛇毒复钙时间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