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阳虚> 如何治疗阳虚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阳虚可以通过艾灸疗法、温补中药、饮食调理、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艾灸疗法
选择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温和刺激,每次艾灸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通过温补阳气、促进血液循环来缓解因阳虚引起的畏寒、乏力等症状。此方法需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操作,不可自行盲目使用。
2.温补中药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具有温阳作用的中药方剂如四逆汤、理中丸等。这些药物能够提高机体新陈代谢率,增强免疫力,并改善因阳虚导致的心悸、失眠等问题。但长期大量摄入可能会引起上火现象。
3.饮食调理
日常生活中适当进食羊肉、韭菜、生姜等食物,有助于补充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上述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从而辅助阴阳平衡。若对上述食物过敏则不建议食用,以免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
4.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可帮助恢复体力及精力,进而提升生活质量并减轻因生活压力大而加剧的阳虚症状。注意不要熬夜,以免加重病情。
此外,阳虚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过低温度下,以免进一步损伤阳气。

2024-04-02 14: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阳虚

阳虚是病证名。指阳气不足或功能衰退的证候。《素问·调经论篇》:“阳虚则外寒。”通常多指气虚或命门火衰,因气与命门均属阳,故名。肺主气,气虚多属肺气虚或中气不足,因而卫表不固,故外寒;阳虚则阴盛,故命门火衰亦多见功能衰惫,浊阴积潴的病证。此外,阳虚亦可见于心阳虚或脾阳虚。症见面色白、手足不温、怕冷、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清长、口唇色淡、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治宜温补阳气。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