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增多症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抗利尿激素增多症状一般有低血压、低血钾、水肿等。抗利尿激素是由脑室中的一种神经递质,其分泌的量与血压有关,是一种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激素,其正常分泌量为0.3-4.5pmol/L。

1、低血压

正常情况下,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机体水盐平衡,如果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会导致机体水盐平衡失调,从而引起低血压,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如果是轻度的低血压,患者可以通过适当休息,一般能够缓解。如果是重度的低血压,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米多君片、屈昔多巴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2、低血钾

抗利尿激素增多时,会使机体的水分减少,从而导致体内的钾离子减少,出现低血钾的情况,患者会出现肌无力、腹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氯化钾缓释片、枸橼酸钾颗粒等药物进行补钾治疗,也可以适量吃富含钾的食物,比如香蕉、黄豆等。

3、水肿

当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时,会使机体的水分重吸收,从而导致水钠潴留,出现水肿的情况,患者会出现下肢水肿、颜面部水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片、氢片等药物进行利尿治疗,也可以适量吃富含水分的食物,比如西瓜、梨等。

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出现高血压、低血压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病情,对症治疗。

2022-02-21 16: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低血压 (血压过低)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正常血压的变异范围很大,随年龄、体质。 环境因素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由于高血压在 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高血压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肢动脉血压低于 12/8 kPa(90/60 mmHg)即为低血压。 绝大多数低血压患者(尤其与体质或遗传有关的长期慢性低血压)在临床上并无任何不适,或仅有头晕、困倦、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少数(血压急剧下降者)出现以脑供血不足为主 的临床症状,如头晕、眼黑、肢软,甚至可以出现晕厥或休克。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