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胃炎>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病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慢性胃炎的病因可能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酒精滥用、吸烟、饮食不当等,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可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以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等物质,损伤胃黏膜,进而导致炎症的发生。这种细菌感染会导致胃黏膜持续存在轻微的炎症反应。根除幽门螺杆菌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和铋剂。
2.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增加胃酸分泌,从而引起胃黏膜损伤和炎症。对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监测胃黏膜状况,并遵循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3.酒精滥用
酒精可以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伤,促进慢性胃炎的发展。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胃炎的关键措施,同时需注意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4.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可以刺激胃黏膜,导致其发生炎症反应。为了减轻吸烟对胃的影响,建议患者可通过咀嚼无烟口香糖或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
5.饮食不当
食物中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成分会影响胃肠功能,可能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复合维生素制剂或单独购买相应维生素进行补充。
针对慢性胃炎,建议定期复查胃镜以评估病情变化,还可进行碳呼气试验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2024-01-22 20: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慢性胃炎 (慢性肠胃炎,慢性胃黏膜炎,胃络痛)

慢性胃炎(chronicgestritis)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两种最常见的慢性胃炎。小儿慢性胃炎、老年人慢性胃炎近几年临床发病率也逐渐升高。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