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甲亢> 甲亢> 甲亢重症肌无力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甲亢重症肌无力可采取抗胆碱酯酶药、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抑制剂、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治疗、胸腺切除术等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抗胆碱酯酶药
抗胆碱酯酶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减少神经递质的分解,增强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功能,从而改善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该药物能延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内的作用时间,促进肌肉收缩,缓解重症肌无力引起的肌无力症状。
2.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具体剂量和疗程需遵医嘱调整。这些药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减轻自身免疫反应对神经肌肉接头的损害,进而改善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如可通过口服方式给予,起始剂量依医嘱而定,逐步减量至维持量。此药物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够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减轻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状态。
4.甲状腺抑制剂
甲状腺抑制剂常用甲巯咪唑片或丙硫氧嘧啶片,每日服用一次,剂量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这类药物能有效地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程度,有助于控制甲亢症状,间接改善重症肌无力的表现。
5.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将患者血液中的致病性免疫球蛋白分离出来,通常需要多次循环操作才能完成。该方法可以直接去除引起重症肌无力的自身抗体,迅速纠正病情,但需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应遵循医师指导,定期评估疗效及副作用风险。除常规治疗外,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有助于稳定病情。

2024-02-12 14:1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瘿气)

甲亢,医学术语上指“甲状腺毒症”:是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导致的临床症状,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则仅限于甲状腺。是本身激素合成和分泌过度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甲亢是个器官免疫性的疾病,最常侵犯的是甲状腺、眼睛、少见的胫前粘液性浮肿等。甲亢的表现有,心慌、烦躁、多汗、手抖或者心率慢、乏力、怕冷、浮肿等症状。2013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甲亢的发病率为3.7%;平均每27人中,就有一名甲亢患者;20~40岁年龄段人群最多见,女性尤甚。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