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单纯性紫癜指的是哪种症状
补充说明:单纯性紫癜指的是哪种症状
a******W 2022-03-13 21:0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单纯性紫癜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黏膜出血、关节肿胀、腹痛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皮肤瘀点
皮肤瘀点是因为微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外溢积聚于皮下形成,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皮肤瘀点通常出现在四肢远端和臀部,有时伴有瘙痒或疼痛感。
2.瘀斑
遗传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由于凝血功能异常,可出现自发性皮肤瘀斑。瘀斑通常为大片、不规则形状且按压后不变色。
3.黏膜出血
遗传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引起血小板数量减少,降低止血能力,轻微创伤即可导致黏膜出血。口腔、鼻腔、消化道等处可能出现渗血、吐血等症状。
4.关节肿胀
遗传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凝血因子缺乏可能导致关节内出血,从而引发关节肿胀。肿胀通常发生在膝关节、踝关节等大关节,但也有可能影响到手指和脚趾的小关节。
5.腹痛
腹壁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在受到轻微外力作用时易破裂出血,血液会刺激腹壁神经产生疼痛。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血小板计数检测以及凝血功能测定。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重症可在医生指导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同时注意观察并记录任何异常出血情况。
2024-02-25 18:3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1)血管外因素。血管周围组织若因变性、萎缩和松弛,致支撑力量薄弱,则易发生出血形成紫癜。血管外因素多见于老年性或恶病质性紫癜,毛细血管与小血管稍受轻微外力撞压即可引起破裂出血而致紫癜。 (2)血管因素。是指因毛细血管壁的损害,使血液从血管内渗出到血管外形成的紫癜。血管因素所引起的紫癜占全部紫癜的首位。正常人小血管损伤后,血管立即发生反射性收缩,局部血流减慢,以促进止血。如果周围血管脆性、通透性增加及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则易因为血液自血管内外渗而致出血性紫癜。血管因素所致出血的特点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呈阳性,但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正常。此类紫癜最常见者为过敏性紫癜。其次,细菌或病毒感染、维生素C缺乏、化学因素等均可使血管壁受损而引起紫癜。此外,还有一种原因不清楚的血管壁脆性增加,常见于女性,紫癜可自行消失,亦无不良后果,称为单纯性紫癜。(3)血小板因素。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则止血功能减弱或丧失,均易致紫癜。血小板减少可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又称症状性紫癜,可因骨髓造血障碍致血小板发生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癌肿骨转移引起)、放射物质及化学药品破坏巨核细胞而使血小板生成减少、重度感染(如伤寒、流脑、败血症)使血小板破坏过多等。此外,脾功能亢进、红斑狼疮、尿毒症等也可使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有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无力症等。实验室检查对血小板因素所致的紫癜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一般表现为出血时间延长、血块回缩不良及血小板减少。 (4)凝血因子因素。凝血因子缺乏常致凝血障碍而导致紫癜。此类疾病较少,病因多为先天性,少数为获得性(主要由肝病引起)。对紫癜病人应做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皮肤粘膜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因子等有关检查。
可能疾病: 不动杆菌感染 气瘤 皮肤病 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就诊科室:皮肤病
断血流片
凉血止血。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子宫肌瘤出血,尿血,便血,吐血,咯血,鼻衄,单纯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丹莪妇康煎膏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癓瘕积聚,以及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症见上述症状者。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断血流胶囊
凉血止血。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子宫肌瘤,尿血,便血,吐血,鼻衄,单纯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