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毒性脑炎问题二
补充说明:病毒性脑炎问题二
a*****M 2009-09-30 12:3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现在常有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理疗,康复治疗及中药治疗.
药物主要有:
1 促进神经细胞再生药物
2 恢复细胞正常功能药物
3 改善脑细胞环境药物
4 还可通过高压氧治疗改善脑细胞供氧。
5 康复治疗 :可通过针灸、肢体功能锻炼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6 中药可用醒脑静可开窍醒脑、行气活血、凉血解毒 ,对脑炎及脑血管病后遗症均有效果。
治疗病毒性脑炎不只一种方案,具体让医院对症下药,其实一般三级甲等医院就可以信赖了.
2009-09-30 13:05
举报你好!
脑出血能恢复你妈那样,这就很好,但必须继续服药,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复发.有需要直接咨询,以下供参考:
高血压损害的脏器,主要包括心脏,脑,肾及血管等.
高血压时,心脏排血时所遇阻力增大,心脏工作负荷加重,出现左心室肥厚,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险显著增高.此外,高血压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的脑损害包括脑出血,脑血栓与脑供血不足.这些脑血管疾患是导致高血压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使正常工作的肾组织减少,最后导致肾萎缩和肾衰竭,出现尿毒症.
高血压还可影响周围血管,使动脉粥样硬化,眼底出血等.
所以高血压是威胁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高血压病人在医治过程中,认为把血压降至正常就高枕无忧;此误区之一也.孰知预防脑血管病发生,应及早防治,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口服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再结合中药调节,活血化瘀,舒经活络,溶栓醒脑,改善血液,血管内环境,延缓动脉硬化,清除血栓,消除危害因素,使脑血管病降至最低.
2:有些病人没有坚持服药,特别是无症状高血压病人,情绪激动下很易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离开这难舍的世界不知何故.
三:还有的病人,血压降至正常后就停止服药或减少药量,等到再次升高,又开始服药,这种病人危险性更大.
所以高血压病人必须坚持服降压药,同时预防脑血管病发生.
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也叫脑中风,脑卒中;分为2大类: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大部分由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血栓,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等因素及情绪波动引起.病因大部分相同,治疗各异,但预防与康复大同小异.在治疗中有些误区值得一提.
高血压脑病的预防:严格控制血压,口服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结合中药调节血压,血脂,清除血栓,延缓动脉硬化,降低危险因素.
高血压脑病的治疗:
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治疗:止血,吸氧,降压,降颅压,防止脑疝与水肿,手术引流,控制感染,鼻饲等.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治疗:溶栓时间窗内溶栓(溶栓其间注意梗塞性出血),吸氧,抗凝,合理降压,保持大脑灌注,降颅压,防止脑疝与水肿,控制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溶栓时间窗外结合中药活血化瘀,舒经活络,溶栓醒脑,改善血管,血液内环境,尽快恢复大脑供血,减轻大脑损伤,降低后遗症(发病前后同时可服用,发病前预防,发病后治疗,康复治疗服用越早治愈率越高,预后越好).
出血性脑血管病稳定期的治疗:血已止,生命体征正常,控制血压,防止再次出血,继续控制感染,促进脑血吸收.病情稳定后行康复治疗.
高血压脑病的康复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康复:通过急性期治疗后,大部分病人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这就要求及时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首先控制好血压,把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同时每晚口服阿司匹林100--150mg抗凝(必须终生服药),有利恢复和预防复发;结合祖国医学在防病治病中的优势,
2009-09-30 13:0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病毒性脑炎(viralencephalitis)和病毒性脑膜炎(virus meningitis)均是指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由于病原体致病性能和宿主反应过程的差异,形成不同类型疾病。若炎症过程主要在脑膜,临床重点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主要累及大脑实质时,则以病毒性脑炎为临床特征。大多患者具有病程自限性。病毒性脑膜炎(virus meningitis)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多称作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这可能是由于患者有典型的脑膜刺激征而脑脊液检查采用涂片及培养方法找不到细菌和真菌,病理形态学改变又和病毒感染相似的缘故。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抗宫炎片
清湿热,止带下。用于慢性宫颈炎引起的湿热下注,赤白带下,宫颈糜烂,出血等症。
松龄血脉康胶囊
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活血化瘀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氯吡格雷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 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8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合,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