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针灸后坐骨神经损伤的症状
补充说明:针灸后坐骨神经损伤的症状
a******W 2022-03-14 17:3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针灸后坐骨神经损伤可能表现为下肢疼痛、肌力下降、皮肤麻木、行走困难,严重时可导致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和治疗。
1.下肢疼痛
坐骨神经受到针灸后的外伤性刺激会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和水肿,从而引发周围神经的异常放电,产生下肢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出现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以及足跟等区域,可能伴有刺痛感或烧灼感。
2.肌力下降
由于坐骨神经受损导致肌肉失去神经支配,无法正常收缩和运动,进而引起肌力下降。受影响的肌群主要包括股四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患者可能会感到腿部无力,特别是在承重时更为明显。
3.皮肤麻木
当坐骨神经受压或受伤时,会使得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影响到感觉纤维的功能,进而导致皮肤麻木。麻木感通常出现在小腿前外侧、足背和足底等部位,可能伴随针刺感或蚁行感。
4.行走困难
坐骨神经损伤会引起神经根受压,导致神经冲动传导受阻,使肌肉力量减弱,继而引发行走困难。患者在行走时可能会感到跛行,步态不稳,尤其是在长距离步行或上下楼梯时更为明显。
5.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当坐骨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时,在抬起双腿的过程中会加重神经受压的程度,导致疼痛加剧,因此会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的情况。患者在尝试将膝关节完全伸直并抬起时,会感到明显的腰骶部或髋部疼痛,有时可向下放射至小腿和足部。
针对针灸后引起的坐骨神经损伤,建议进行MRI或CT扫描以评估神经状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物理疗法、非甾体抗炎药或特定情况下需要的手术干预。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尤其是涉及下肢的度运动,以减少神经张力,促进恢复。
2024-02-26 06:3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坐骨神经由腰4,5和骶1~3神经根组成,为全身最粗大的神经,其起始处直径为15mm左右。经坐骨大孔穿出骨盆,坐骨神经一般自梨状肌下孔穿至臀部,亦有少数情况(36.21%)坐骨神经分成2股,一股穿梨状肌,一股出梨状肌下孔;也有分成多股出骨盆者。进入臀部后,位于闭孔内肌、上下孖肌和股方肌的表面,为臀大肌覆盖,此处为臀部坐骨神经最浅表部位,此段无较粗分支、周围组织疏松、紧邻髋关节,肌内注射、髋关节脱位、骨盆骨折等均易造成该处坐骨神经损伤。在其疏松的结缔组织鞘内,胫神经位于内后侧,腓总神经位于前外侧,胫神经较腓总神经粗大。坐骨神经呈弧形向外下走行,约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中内1/3交点处下行,临床常用此点来检查坐骨神经的压痛点。坐骨神经垂直而下,至股骨下1/3分成胫腓2支。坐骨神经分支点的变异很大,有的由骶神经丛即分为2支,有的则在股部下段才分为2支。
多发人群:男性青壮年多见
典型症状: 干性坐骨神经痛 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丧失 大腿以下或膝以下肌肉瘫痪 步态异常
临床检查: 干性坐骨神经痛 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丧失 大腿以下或膝以下肌肉瘫痪 步态异常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6000 —— 10000元)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骨疏康胶囊
补肾益气,活血壮骨。主治肾虚兼气血不足所致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症见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神疲、目眩、舌质偏红或淡,脉平或濡细。
四味珍层冰硼滴眼液
清热解痉,去翳明目。用于肝阴不足,肝气偏盛所致的不能久视、青少年远视力下降;青少年假性近视、视力疲劳。
鹿川活络胶囊
补益肝肾,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用于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阳虚寒凝,筋脉瘀滞证,症见膝关节疼痛,胫软膝酸,形寒肢冷,局部压痛,关节活动障碍或关节肿胀,行走困难,肢体肌肉萎缩,舌质淡或偏淡紫,苔薄或薄白,脉细弱或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