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直肠前突> 直肠前突怎么治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直肠前突可以通过生物反馈疗法、盆底肌锻炼、直肠前壁注射充填物、肛门括约肌紧缩术、经腹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1.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是一种通过训练患者主动控制身体功能来缓解症状的方法,通常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排便障碍。
2.盆底肌锻炼
盆底肌锻炼涉及一系列针对盆底肌肉的强化运动,需要定期、持续地进行。适合所有阶段的直肠前突患者,旨在加强盆底肌肉支持力。
3.直肠前壁注射充填物
将填充材料如胶原蛋白注入直肠前壁以支撑其位置,由医生在门诊操作完成。短期解决排便困难等问题,但需定期维护。
4.肛门括约肌紧缩术
通过外科手术增强肛门括约肌强度,一般为门诊下局部麻醉下的微创手术。适用于有明显肛门失禁或伴随直肠脱垂的患者。
5.经腹手术
经腹手术包括开腹切除部分直肠前壁等复杂手术,在全麻下由胃肠外科医师执行。严重或复杂的直肠前突病例可能需要此方法。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都应确保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日常生活中还要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憋尿等行为,有助于减少对直肠的压力,促进病情恢复。

2024-03-24 13: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排便障碍

排便障碍主要是指由于盆底肌协调障碍或大便困难引起的排出粪便的障碍,这一类又可以称为出口梗阻型便秘,常由于盆底肌、肛门括约肌在排便时的活动不能协调,或感觉异常所致。

  • 症状起因:由于肛门直肠的感觉或动力异常引起的,主要是肛门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不能松弛,有时在排便时它们的活动呈反向性增强,即所谓的肛门痉挛。腹肌无力致使排便时直肠内压力不能升高,直肠压和肛门压力的梯度降低,也导致排便困难。感觉异常的患者常表现为排便阈值提高,因而少有便意感。另一类是阈值降低,表现为频繁的便意,下坠感,排便不畅快。长期用力排便可损伤会阴神经,引起排便的刺激阈值升高,造成排便困难。

  • 可能疾病: 憩室病 椎间盘突出症 直肠内套叠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