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补充说明: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a******W 2022-03-15 19:0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可以考虑新生儿光疗、新生儿换血疗法、肝脏移植和中药外敷等方法。
1.新生儿光疗
新生儿光疗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皮肤来帮助胆红素排出体外。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母乳性黄疸。
2.新生儿换血疗法
新生儿换血疗法是将患儿血液中的致敏红细胞与抗体置换出来的一种急救手段。对于重症溶血病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效果。
3.肝脏移植
肝脏移植手术是指将健康的肝脏移入患者体内以替代受损肝脏的过程。主要针对晚期肝硬化、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导致的胆汁淤积性黄疸。
4.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利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草药如栀子、黄芩等局部贴敷促进胆红素排泄。适用于轻度母乳性黄疸且无其他并发症的情况。
在处理母乳性黄疸时,应密切监测婴儿的胆红素水平,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种治疗方法。必要时,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调整喂养策略或采取其他针对性措施。
2024-03-05 23:2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多发人群:婴幼儿
典型症状: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临床检查: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利鲁唑片
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治疗,可延长存活期和/或推迟气管切开的时间。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托尼萘酸片
胆囊及胆管组织所发生的功能性和炎症性疾病(如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胆道功能紊乱);肝内胆汁淤积及黄疸;胆囊术后综合症;以及因胆汁分泌功能不良,进食脂肪及或饱食后引起消化不良性疼痛的预防性治疗;肝炎及肝炎后综合症的辅助治疗;胆道胆囊造影的X光显影增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