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肛门下坠> 肛门下坠感中医怎么治疗

肛门下坠感中医怎么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肛门下坠感中医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肛门下坠感中医怎么治疗

a******W 2022-03-15 19:03

肛门下坠 清热解毒 针灸 脾胃虚弱 肛门 活血化瘀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肛门下坠感中医治疗可采取中药外敷、针灸疗法、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中药外敷
将适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材碾磨成细粉后加醋调制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此方法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肛门下坠感。
2.针灸疗法
选择特定经络上的穴位,如足三里、曲池穴等,使用毫针刺入人体并给予一定刺激量。针灸可调节脏腑功能紊乱状态,有助于改善因脾胃虚弱引起的肛门下坠感。
3.穴位贴敷
选取天枢穴、关元穴等穴位,在医生指导下将药物研磨成粉末后制作成药饼,然后将其固定于选定穴位上。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气血运行,进而达到缓解不适的目的。
4.中药熏洗
患者需要取适量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中药材料,放入锅内加水煎煮至沸腾后取出残渣,待其温度适宜时进行坐浴。利用中药产生的蒸汽对肛门部位进行熏蒸,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减轻上述症状。
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综合调理,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及过度用力排便,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4-03-04 02: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胃虚弱 (脾胃气虚)

脾胃虚弱是要分型的,不能乱用药,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

  • 症状起因:有一些小孩面黄肌瘦,这并不是小孩本身营养不良造成的,而已因为他们脾胃虚弱导致的。小孩脾胃虚弱一般没什么食欲,不喜欢吃东西。会有以下 1、人体微量原素的缺乏 如缺锌可导致腹泻、厌食症;缺钙导致生长停滞、抽搐等;缺铁等致贫血、厌食、生长发育停滞。以上这些都可使人体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日久则使小儿“面黄肌瘦”。 2、饮食不节 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功能还不健全。所以如果饮食上不加节制,饥一顿,饱一顿,不按时吃饭,或零食太多,都可影响脾胃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虚弱等症,日久则“面黄肌瘦”。 3、不合理的用药 小儿患病后,家长非常着急,就在很短的时间内服大量药物,尤其是一些消炎、镇痛的西药,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红霉素等,这些药都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并引起恶心、呕吐等症,这样,病虽治好,却留下了胃受损伤的后患。长期下去则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而致“面黄肌瘦”。 4、过食寒凉 小儿本为“阳盛”主体,易产生内热,所以喜食寒凉。如果不加以节制,过食寒凉之物,就易损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功能下降,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摄取。 营养失衡小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吃东西没有节制,一旦吃得过多,就会损伤到脾胃,出现消化紊乱,吸收不好,面黄肌瘦。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营养不够,变本加厉给孩子做好吃的,结果反而增加了肠胃负担,脾胃进一步受损,进入恶性循环。[1]

  • 可能疾病: 痞满 肾虚眩晕 阴结 食物不耐受 食积胃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