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慢性肾衰竭出现肾性骨病的主要原因
补充说明:慢性肾衰竭出现肾性骨病的主要原因
a******W 2022-03-15 19:00
慢性肾衰竭 肾性骨病 磷代谢紊乱 维生素D缺乏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慢性肾衰竭患者出现肾性骨病多是由于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脏合成活性维生素D减少以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评估和管理相关风险。
1.钙磷代谢紊乱
钙磷代谢紊乱导致血钙降低、血磷增高,进而影响骨骼健康。这会引起骨质疏松和纤维囊性骨炎等病变。可通过口服碳酸钙片进行补钙治疗。
2.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以及骨骼矿化过程,从而引起骨软化症和佝偻病。可遵医嘱使用骨化三醇软胶囊以改善维生素D水平。
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破骨细胞活化,加速骨质吸收,同时抑制肠钙吸收,增加尿钙排泄,导致负钙平衡和高血磷状态,进一步刺激甲状旁腺增生并分泌更多甲状旁腺素,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仑膦酸钠片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4.肾脏合成活性维生素D减少
肾脏是合成活性维生素D的重要器官,当其功能受损时,会导致活性维生素D不足,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进而影响骨代谢。补充活性维生素D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D制剂来进行,如骨化醇软胶囊。
5.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由于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甲状旁腺长期受到低钙刺激而引起的代偿性增生肥大,进而表现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西那卡塞片来缓解症状。
针对慢性肾衰竭合并肾性骨病,建议定期监测血清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还可进行骨密度测定、尿液分析等辅助检查。
2024-01-21 22:3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慢性肾衰竭(CRF)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进展恶化达终末期的表现,肾功能接近正常人10%左右时,出现一系列综合征。一般有比较长的病程,按其肾功能损害程度分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又称氮质血症期;肾功能衰竭期;终末期又称尿毒症期。
症状起因:一、病 因 慢性肾衰竭病因极为广泛,几乎所有肾脏疾患发展恶化都可导致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没有治愈,短时期内又没有死亡亦可直接过渡为慢性肾衰竭。现将常见原因叙述如下: 1.慢性肾小球肾炎 病情发展恶化到晚期是最常见慢性肾衰竭的原因。 2.间质性肾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是一组主要累及肾间质和肾小管的疾病,因此又称小管一间质性肾病(Tubulo-Interstitia Nephropa-thy).其病因复杂,是临床常见病,占泌尿系统疾病的25%~33%,居于慢性肾衰竭的第二位。 (1)感染:细菌、病毒、霉菌、疟原虫等侵袭肾间质和肾小管,其代表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恶性疝疾等。 (2)免疫损害:常见药物过敏如青霉素、磺胺,自身免疫性疾患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累及肾脏。 (3)毒性物质损害: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剂损害肾脏,重金属盐类如汞、铅、砷、金等损害肾脏。 (4)肾脏血供障碍:如肾动脉硬化、肾动脉狭窄等。 (5)代谢异常:如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长期低血钾等。 (6)物理因素:长期照射X线,恶性肿瘤X线放疗等。 (7)尿路梗阻:梗阻引起膀胱、输尿管尿液反流使肾盂、输尿管压力增高损害肾间质,如合并感染则更加重病情。 (8)肿瘤直接浸润肾间质:如白血病、淋巴瘤、癌细胞转移引起肾间质损害。 (9)遗传性疾病:如多囊肾、肾囊肿。 (10)巴尔干肾炎:属于原因不明的肾间质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南欧。 3.高血压动脉硬化 此时首先损害肾小管而后损害肾小球,与肾小球肾炎首先损害肾小球而后损害肾小管不同。 4.继发于代谢性疾病 如糖尿病、痛风肾、淀粉样变性等。 二、机 理 1.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 当肾小球破坏越来越多残余肾单位因代偿过度滤过,最终导致肾小球相继硬化而失去功能,如 85%肾切除的动物,3个月可见残余肾小球肥大,上皮细胞空泡形成,足突融合,6个月可见系膜区增大;肾小球基底膜内皮、上皮细胞脱落,最后导致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脏滤过率进一步减少,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2.矫枉失衡学说 在慢性肾衰竭时,体内有毒物质增加,机体为了清除某些毒物而代偿,结果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如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磷排泄减少,出现高血磷,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增加,作用于肾小管,增加尿磷排泄,使血磷降低,血钙升高,恢复到正常水平。血钙升高沉积在各个系统其中包括肾脏本身,使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慢性肾衰竭时,肾小球滤过率低,排钠减少,此时利钠激素分泌增加,近端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但利钠激素对Na+-K+-ATP酶有抑制作用,因此使许多组织对钢转运障碍,造成了新的不平衡。 3.毒素学说 在尿毒症时体内有200多种物质增加,其中有20多种具有毒性物质,分小分子(分子量<500人中分子(分子量500~5000)和大分子物质(分子量>5000)三大类。小分子物质是引起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如尿素、胍类、胺类。中分子物质如多肽类,细胞和细菌的裂解产物。中分子物质可以引起周围神 经病变、尿毒症脑病,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胰岛素活性抑制,脂蛋白脂酶活性抑制,血小板功能损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性功能障碍和外分泌腺萎缩。慢性肾衰竭时,高血磷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增加,引起组织钙沉积,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脑细胞含钙量增加,同时甲状旁腺是引起肾性贫血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可影响心脏功能和心肌细胞代谢。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泌尿、肾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
罗可曼适用于因慢性肾衰竭引致贫血的透析病人。罗可曼适用于治疗非透析肾功能不全病者的病状性肾性贫血。
还原型谷胱甘肽片
用于肝损伤、肾损伤、化放疗保护、糖尿病、缺血缺氧性脑病等。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维生素D滴剂
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如佝偻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