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胃食管息肉是什么原因
补充说明:胃食管息肉是什么原因
a******W 2022-03-15 19:0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胃食管息肉的原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食管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等。由于胃食管息肉可能增加患癌风险,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1.遗传因素
由于家族中存在相关病史,可能导致个体易感性增加,从而出现胃食管息肉。针对此类患者,建议定期进行内镜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2.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因为这类药物可以抑制环氧合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导致胃酸和胃内容物回流到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增生形成息肉。对于此病因引起者,可遵医嘱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来缓解症状。
3.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可在胃部产生毒素,刺激局部组织,进而诱发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当炎症因子反复刺激局部时,会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形成息肉。根除幽门螺杆菌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如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以及奥美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颗粒等。
4.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是指膈食管裂孔扩大,导致腹腔内的脏器通过扩大的裂孔进入胸腔的情况。当疝囊压迫食管时,会引起反流性食管炎,进一步导致食管黏膜受损并发生息肉。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开腹修补术、经胸入路疝修补术等。
5.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由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食管运动性疾病,由于贲门无法正常松弛,导致食物和液体滞留于食管中,引起逆流和炎症,久而久之可能会形成息肉。患者可通过贲门扩张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其属于一种微创手术,能够使贲门部位恢复正常形态结构。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病情恢复。此外,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情况的变化。
2024-03-20 20:1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食管息肉在食管良性肿瘤中居第2位,其发生率仅次于食管平滑肌瘤。由于食管息肉的瘤体由数量不等的纤维血管组织、脂肪组织以及来自食管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基质构成,表面覆盖有正常的食管黏膜,容易继发溃疡和出血,瘤体的纤维成分或为疏松纤维组织,或为致密胶原纤维组织,故又有称纤维血管瘤、纤维脂肪瘤、黏液纤维瘤、或有蒂脂肪瘤等名称。Bematz等认为将食管息肉命名为“纤维脂肪瘤”(fibrolipoma)较为合适。但临床仍习惯称之为食管息肉。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1.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2.已经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 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状控制 4.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且愈合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防止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复发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称“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人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常常发生于饭后,因为食管括约肌帐力减弱或胃内压力高于食管而引起。胃内容物长期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食臂下段黏膜而引起炎症,该病经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裂孔疝等病并存,但也可单独存在。根据症状不同,分别属于中医“吞酸”、“吐酸”、“噎证”、“胸痹”等病证。)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非甾体类抗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多维元素片(29)
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