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动脉瘤样骨囊肿与骨巨细胞瘤的区别
补充说明:动脉瘤样骨囊肿与骨巨细胞瘤的区别
a******W 2022-03-15 19:0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动脉瘤样骨囊肿与骨巨球细胞瘤的区别在于组织学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和预后情况。
1.组织学特征
动脉瘤样骨囊肿主要由单核或多核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构成,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包绕,无肿瘤性新生血管;而骨巨球细胞瘤则由多量圆形或椭圆形、胞膜薄、胞浆丰富、嗜伊红及双核或多核的巨球形细胞组成。
动脉瘤样骨囊肿中的细胞为破骨型巨噬细胞,具有活跃的溶骨活性,因此可形成充满坏死物质的液-气腔隙。而骨巨球细胞瘤中主要是由多核的巨球形细胞构成,并没有明显的溶骨现象。
2.影像学表现
动脉瘤样骨囊肿通常表现为边缘清晰锐利的新月状透亮区,有时伴有膨胀性生长的骨皮质变薄或破坏,以及广泛的Codman三角;骨巨球细胞瘤常显示为偏心性、膨胀性生长的溶骨性病变,其周边可见硬化边,中央可出现皂泡样密度减低区。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典型X线表现为位于长骨骨干的膨胀性囊性破坏区,边缘整齐,呈偏心性分布,可有间隔存在,但很少发生钙化。骨巨球细胞瘤的X线图像上常见到一个中心有清楚透明区的溶骨性破坏区,周围有一圈完整的硬化缘,且可能有轻微的至显著的膨胀性生长。
3.治疗方式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患者需要进行刮除术,必要时需植骨以防止复发;骨巨球细胞瘤的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病例还需联合化疗等辅助治疗方法。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刮除术旨在彻底清除病变组织,避免复发;骨巨球细胞瘤的手术目标是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减少局部复发率。
4.预后情况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若未侵犯重要神经血管束,则预后较好;而骨巨球细胞瘤的预后与其恶性程度有关,恶性度高者易发生肺转移,影响生存质量。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预后相对良好,因为它是潜在的自限性疾病,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以得到治愈;骨巨球细胞瘤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取决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针对动脉瘤样骨囊肿和骨巨球细胞瘤这两种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
2024-03-19 16:0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本病系良性骨病,病变椎体外形呈囊状膨出,囊腔内充满血液,故此病称为动脉样骨囊肿。其性质未明,有人认为系良性肿瘤,有人认为系瘤样病损。本病发生于颈椎者极少,据文献报道,整个脊柱动脉瘤样骨囊肿约占脊柱肿瘤的4%,发病年龄多为10~20岁,男女无差异。本病病因迄今未明。它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或伴发于骨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或骨母细胞瘤。本病偶有恶变趋向。
依维莫司片
依维莫司适用于治疗以下患者:1、既往接受舒尼替尼或索拉非尼治疗失败的晚期肾细胞癌成人患者。2、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分化良好的(中度分化或高度分化)进展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成人患者。3、需要治疗干预但不适于手术切除的结节性硬化症(TSC)相关的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EGA)成人和儿童患者。本品的有效性主要通过可持续的客观缓解(即SEGA肿瘤体积的缩小)来证明。尚未证明结节性硬化症相关的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的患者能否获得疾病相关症状改善和总生存期延长。
利鲁唑片
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治疗,可延长存活期和/或推迟气管切开的时间。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
主要用于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局限性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慢性湿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