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补充说明:小儿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a******W 2022-03-15 19:0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儿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食不当、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这些因素导致铁元素缺乏,影响红细胞的生成,从而引起贫血。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饮食不当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若日常饮食中长期缺乏富含铁的食物,会导致体内铁储备不足。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当食用瘦肉、鸡蛋等含铁丰富的食物来补充铁元素。
2.铁摄入不足
由于机体对铁元素的需求量大于摄入量,导致铁元素缺乏,影响红细胞的合成和成熟,引起缺铁性贫血。可通过服用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口服补铁制剂进行治疗。
3.铁吸收障碍
如果存在胃部手术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情况,可能导致铁吸收不良,进一步加重缺铁状态。可遵医嘱使用复方铝酸铋颗粒、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保护胃黏膜,改善铁吸收。
4.慢性失血
慢性失血如痔疮、钩虫病等,会引起铁持续丢失过多,超过机体造血能力,从而诱发缺铁性贫血。针对慢性失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需要积极寻找并处理原发病因。例如,痔疮患者可以行激光疗法、冷冻疗法等方式去除病变组织;而钩虫病则需通过驱虫药物治疗,如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
5.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征是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壁先天性薄弱,进而导致反复的局部出血,严重时可出现贫血。对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所致的缺铁性贫血,通常采用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以纠正贫血状态。
建议定期监测孩子的血常规和铁蛋白水平,以便及时发现贫血状况。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做骨髓穿刺、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血液学疾病。
2024-02-03 10:2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aemia,IDA)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除可出现贫血外,还可因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使机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故为我国重要防治的小儿疾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