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神经性尿频> 幼儿神经性尿频的症状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幼儿神经性尿频的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夜间遗尿、自主排尿控制障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孩子存在神经发育问题,建议及时就医。
1.尿急
当儿童患有神经源性膀胱炎时,由于神经调节异常导致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使膀胱容量减少,进而出现尿急的现象。尿急通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强烈排尿欲望,不受主观意愿控制,可能伴有尿失禁的情况发生。
2.尿频
尿频可能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紊乱所致。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膀胱肌肉过度活跃或膀胱对刺激敏感度增加。尿频可能导致每天排尿次数显著增多,超过正常范围,但每次排尿量可能较少。
3.夜间遗尿
夜间遗尿可能与大脑皮层发育延迟有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尚未成熟,从而引发尿床现象。夜间遗尿多发生在睡眠中,尿床频率高于预期水平。
4.自主排尿控制障碍
自主排尿控制障碍可能由遗传因素、大脑皮质发育迟缓等原因导致,使大脑无法有效地抑制脊髓反射,引起排尿失控。这种症状可能表现为不能自主地控制排尿时间或地点,需要紧急处理以避免尴尬和不便。
5.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幼儿受到精神压力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到正常的排尿功能,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伴随有难以完成任务、易受干扰等症状,在学习和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如脑电图、头颅MRI或超声波泌尿系统评估。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如抗胆碱药或去氨加压素。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过多利尿饮料,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健康的排尿频率。

2024-02-12 12: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症指非感染性尿频尿急,是儿科一个独立的疾病,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其发病特点为尿频,每2~10分钟一次,患儿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较小患儿经常为此尿湿裤子,可继发尿路感染或阴部湿疹。小儿神经性尿频多半是父母无意中发现,到某些基层医疗单位就诊时,常被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收效甚微。

  • 症状起因:一方面是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够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而出现障碍,另一方面是孩子生活中有一些引起精神紧张、对精神状态造成不良刺激的因素。例如生活环境的改变,孩子对刚入托,入学心理准备不足,被寄养给他人抚养,父母的突然分离、亲人的死亡,以及害怕考试或对某种动物的惧怕等。这些都可能使小儿精神紧张、焦虑,使抑制排尿的功能发生,障碍,结果表现出小便次数增多。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