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5个月小儿发热怎么处理
补充说明:5个月小儿发热怎么处理
a******W 2022-03-22 18:3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5个月小儿发热可以采取物理降温、退热贴、温水浴、口服补液盐溶液、对乙酰氨基酚等方法进行处理。
1.物理降温
使用毛巾沾取适量温热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促进散热。适用于低烧且没有其他并发症的小儿。
2.退热贴
将退热贴直接贴于前额部或者太阳穴处,根据产品说明书指导的时间更换。主要针对轻度发烧且局部不适感明显的情况。
3.温水浴
在医生指导下为患儿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并给予适当温度的温水浴。适合用于缓解因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轻微体温上升。
4.口服补液盐溶液
按医嘱配置比例稀释后给患儿服用,以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对于存在腹泻症状但无严重呕吐的小孩效果较好。
5.对乙酰氨基酚
本品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来降低体温,还可起到镇痛的作用。通常可减少发热和疼痛。当儿童出现高热不退时,可选用此药进行退热处理。
家长需密切监测孩子的病情变化,若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尽快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2024-03-28 05:2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正常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50℃,就是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妇女在月经前和妊娠期体温也稍高。但这些都不属于低热范围,而是正常的生理变动。
症状起因:引起患者长期低热的原因非常多,大体上可分三类:首先是感染性低热,这种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约占40%左右,而在所有的感染性低热中,以结核菌感染最多。结核菌感染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间或睡醒后出汗等。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艾滋病、亚急性心内膜炎及病毒等引起的长期低热也较常见。其次是非感染性发热,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再次是功能性发热,多见于青年女性和3岁以内的儿童,上午以发热为主,也可能伴随有出汗、手颤、失眠、乏力和不想吃饭等。
可能疾病: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急性浅表性包皮龟头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 慢性乙肝 阴疮
就诊科室:内科
安坤赞育丸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肝肾不足,形瘦虚赢,神倦体疲,面黄浮肿,心悸失眠,腰酸腿软,千后低烧,骨蒸潮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虚弱,瘀血腹痛,大便溏泻。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清开灵颗粒
清热解毒,镇静安神。对温热病引起的高热不退,烦燥不安,咽喉肿痛,舌红或绛,苔黄,脉数者适宜;多用于湿热型肝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