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溶血性贫血> 宝宝溶血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宝宝溶血性贫血的典型症状包括黄疸、脾肿大、贫血、血红蛋白尿、发育迟缓,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
1.黄疸
当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导致溶血时,红细胞破坏加速,产生大量胆红素。若超过肝脏处理能力,则会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形成黄疸。胆红素主要经肝脏代谢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未被吸收的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当出现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时,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会使胆红素逆流入血,进而引发皮肤黏膜黄染的现象。
2.脾肿大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会攻击患者的红细胞,使其寿命缩短并提前破坏。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其功能之一就是过滤和清除衰老或者受损的红细胞。当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患者发生溶血时,脾脏会因为需要过滤更多的红细胞而增大。脾肿大的典型表现为左上腹部不适或膨胀感,有时可触及脾脏边缘。
3.贫血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会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从而影响到红细胞的数量以及携氧能力,此时就会诱发贫血的发生。贫血可能导致身体各处组织供氧不足,但以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最为明显。
4.血红蛋白尿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患者由于红细胞膜先天缺陷,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易致溶血,此时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当血红蛋白超过肾脏处理能力时,会在尿液中析出,形成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通常发生在溶血严重的情况下,当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患者发生溶血时,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可能会导致血红蛋白尿的发生。
5.发育迟缓
如果新生儿患有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骨髓造血功能代偿性增强,长期如此容易造成铁负荷过量,继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影响生长发育。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导致的贫血会影响机体的营养供应,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可能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来评估贫血程度和肝肾功能。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输血、光疗或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术。家长应注意监测孩子的症状变化,确保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贫血症状。

2024-03-14 00: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许多疾病如慢性贫血、肾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甚至缺铁性贫血都会有红细胞的破坏过多,但溶血性贫血则是指红细胞破坏过多、过快为导致贫血之主要因素。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