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缺血性肠炎
补充说明:缺血性肠炎
a*****6 2009-10-13 21:5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缺血性肠炎是由于结肠缺血而得的一种结肠病,也就是某一段结肠组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供血不足,导致该段肠壁损伤或坏死。腹痛、血便、腹泻被称为缺血性肠炎的三主征。70%~100%的患者有腹痛症状、腹痛的特点为突发的、弥漫性的中腹部绞痛,70%病例首发症状为血便或腹泻,少数患者首发症状为呕吐、头晕或里急后重。 缺血性肠炎的治疗应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如心功能正常时则尽可能撤去造成肠系膜血管收缩的药物如洋地黄和血管加压素。对于无明确药物使用禁忌的中老年患者可给予复方丹参片等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此外,对于已发生严重的肠功能紊乱的患者,应予以积极对症治疗,如结肠胀气者给予肠管排气减压和经鼻饲管抽气减压;恶心、呕吐者给予止吐药物和胃肠动力药物;腹泻者给予肠道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次碳酸铋剂。解痉剂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和鸦片类制剂如苯乙哌啶、洛哌丁胺等可以减少肠蠕动等。糖皮质激素对缺血性病变恢复无帮助,且有促发肠穿孔的可能,故不提倡使用。多数患者经内科治疗后可以很快好转,但也有少部分患者病情恶化而发生肠坏死,此时应进行急诊手术,及早切除坏死肠断。
2009-10-13 22:3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