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胆囊切除后脂肪泻怎么办
补充说明:胆囊切除后脂肪泻怎么办
a******W 2022-03-23 16:1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胆囊切除后脂肪泻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口服补充制剂、胆酸盐补充剂、胰酶替代疗法、胆汁酸结合剂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调整
限制摄入高脂肪食物,增加低脂、易消化食品比例至日常饮食中。减少肠道脂肪负荷有助于改善术后脂肪泻的症状,但需注意营养均衡。
2.口服补充制剂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口服营养补充品,如维生素D、钙片等,在餐间服用。这些补充剂可帮助身体吸收必需养分,对恢复健康至关重要;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3.胆酸盐补充剂
按处方指示定期服用胆酸盐胶囊或其他形式的胆酸补充剂。胆酸是胆汁的重要组成部分,补充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脂肪;长期缺乏可能导致腹泻等问题。
4.胰酶替代疗法
遵循医师建议定时服用外源性胰酶制剂,例如多酶片、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等。补充外源性胰酶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减轻脂肪泻症状;使用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
5.胆汁酸结合剂
按医嘱规定剂量服用胆汁酸结合剂,如消胆胺散、熊去氧胆酸片等。这类药物能与未结合胆汁酸结合形成易于排出体外的复合物,从而减少胆汁酸对电解质平衡的影响;服药前后需注意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术后脂肪泻需警惕营养不良风险,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关检查,如血生化、粪便常规及培养等,以评估身体状况并制定适宜方案。
2024-02-21 12:3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可引起脂肪泻的疾病,大致有下列几种: 胰腺病变中的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主要是由于胰腺分泌的胰脂酶明显下降,导致脂肪消化不良,造成大量的脂肪类物质从大便中排出。 胆道阻塞病变中的肝外胆道阻塞、或肝内胆道阻塞。因为胆道阻塞最易引起胆汁滞留,胆汁成份改变,致使肠腔内的胆酸浓度显著降低,从而影响脂肪水解和脂肪酸分解的消化作用,迫使脂肪从大便排出、发生脂肪泻。 小肠疾病中的小肠广泛切除,原发性小肠淋巴瘤、动脉硬化引起的小肠缺血、肠道脂代谢障碍综合症以及嗜酸细胞性胃肠炎、食物过敏症等,都有可能损伤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消化功能发生脂肪泻。 内分泌疾病中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甚至在少数甲亢病人中也会发生脂肪泻。这是因为内分泌失调,很容易引发脂代谢障碍,则出现脂肪泻。还有如β脂蛋白血症、γ球蛋白血症、胃大部分切除后,以及硬皮病也容易引起脂肪代谢功能降低而出现脂肪泻。
可能疾病: 原发性淋巴瘤 拉肚子 热带口炎性腹泻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就诊科室:消化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