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高热惊厥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小儿高热惊厥怎么治疗
a******W 2022-03-23 16:1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儿高热惊厥可以通过镇静剂、解热镇痛药、针灸、穴位贴敷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
1.镇静剂
镇静剂通过口服或者静脉注射给药,选择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起到镇静、催眠的作用。此药物能够减轻发热引起的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抽搐现象。
2.解热镇痛药
此类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可减少发热导致的代谢紊乱及颅内压增高,从而缓解惊厥的症状。这类药物能降低体温,减轻因高温引起的小儿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进而预防惊厥的发生。
3.针灸
针灸通常由专业医生操作,在特定穴位进行刺入,如合谷穴、曲池穴等,一般为5-10分钟一次。针灸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高热惊厥时出现的不适症状。
4.穴位贴敷
将适量的退热止痉类中药研磨成粉末后,加水调制成糊状,然后贴于特定穴位上,如百会穴、涌泉穴等,时间依医嘱而定。中医认为,上述穴位能够调节气血,平抑肝阳,对于小儿高热惊厥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家长平时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特别是体温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发生的高热惊厥。同时,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的孩子,应特别关注其健康状况。
2024-02-25 04:2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小儿热性惊厥(febrileconvulsion,FC)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其定义为发生在婴幼儿期的伴有发热的惊厥发作,并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曾有无热惊厥病史者。目前认为对单纯FC患儿可不诊断为癫痫。热性惊厥不是“发热”和“惊厥”的简单相加,1981年Nelson及Ellenberg提出的定义,热性惊厥指的是:婴幼儿时期起病,经常为3个月至5岁之间,伴有发热但非颅内感染所引起,惊厥无其他明确原因,如发作前曾有无热惊厥发作,则此次发作不考虑为热性惊厥。《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左启华主编)一书中提出的定义:初次发作在1个月到5~6岁,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当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发生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后,方可诊断为热性惊厥。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同仁牛黄清心丸
益气养血,镇静安神,化痰熄风。用于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引起: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
安宫牛黄丸
该药品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等功效。可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八宝惊风散
祛风化痰,退热镇惊。用于小儿惊风,发热咳嗽,呕吐痰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