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抗生素引起药物热低烧怎么办
补充说明:抗生素引起药物热低烧怎么办
a******W 2022-03-23 16:1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抗生素引起药物热低烧可以采取解热镇痛药、物理降温、抗组胺药、静脉输液、抗生素治疗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解热镇痛药
患者可口服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来缓解发热及不适感。这类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适用于治疗由感染引起的轻至中度发热。
2.物理降温
使用温湿毛巾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者用冰袋置于头部。这些措施有助于促进散热,减轻因抗生素诱发的药物热导致的低烧症状。
3.抗组胺药
如果考虑是过敏反应,则需要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止痒处理。上述药物能够起到抗过敏的作用,从而改善瘙痒的症状,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4.静脉输液
若患者出现严重脱水或其他并发症,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静脉途径给予补液治疗。此举旨在纠正电解质失衡及维持循环稳定;可能预防进一步的器官损害发生。
5.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常需依据具体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方案,并严格按医嘱执行。针对由细菌感染所致的药物热低烧提供针对性防御;确保正确使用以减少耐药性风险。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密切监测任何异常症状,及时报告给主治医师并调整治疗策略。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利于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利于病情恢复。
2024-01-24 04:04
举报向医生提问
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正常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50℃,就是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妇女在月经前和妊娠期体温也稍高。但这些都不属于低热范围,而是正常的生理变动。
症状起因:引起患者长期低热的原因非常多,大体上可分三类:首先是感染性低热,这种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约占40%左右,而在所有的感染性低热中,以结核菌感染最多。结核菌感染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间或睡醒后出汗等。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艾滋病、亚急性心内膜炎及病毒等引起的长期低热也较常见。其次是非感染性发热,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再次是功能性发热,多见于青年女性和3岁以内的儿童,上午以发热为主,也可能伴随有出汗、手颤、失眠、乏力和不想吃饭等。
可能疾病: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急性浅表性包皮龟头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 慢性乙肝 阴疮
就诊科室:内科
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
1.本品作为选用药物之一,可用于下列疾病。立克次体病,如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回归热。布鲁菌病。霍乱。兔热病。鼠疫。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对本品敏感时,方有应用指征。葡萄球菌属大多对本品耐药。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患者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李斯特菌感染。4.可用于中、重度痤疮患者作为辅助治疗。
安坤赞育丸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肝肾不足,形瘦虚赢,神倦体疲,面黄浮肿,心悸失眠,腰酸腿软,千后低烧,骨蒸潮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虚弱,瘀血腹痛,大便溏泻。
雌二醇凝胶
绝经期综合症如潮热,出汗,失眠,急躁等症状。(自然绝经、手术或药物绝经);各种员应所致卵巢功功能失调,雌激素水平低落。对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妇女有预防尿钙丢失、保护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和降低骨折率的作用
滋补肝肾丸
滋补肝肾,养血柔肝。用于肝肾阴虚,头晕失眠,心悸乏力,胁痛,午后低烧,以及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而见阴虚证者。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