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肝胆外科> 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因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肝吸虫病因包括食用未煮熟含有囊蚴的淡水鱼、接触被囊蚴污染的水源、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接触感染者的体液、皮肤伤口接触含有囊蚴的水源。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食用未煮熟含有囊蚴的淡水鱼
肝吸虫通过吞食带有囊蚴的淡水鱼而进入人体,在胆管内发育成成虫并产卵。囊蚴释放出的一种物质能抑制巨噬细胞的功能,使其失去吞噬和消化异物的能力,得以长期存活。为了预防肝吸虫病,应尽量避免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如鲤鱼、草鱼等。
2.接触被囊蚴污染的水源
如果饮用的是未经处理的含囊蚴的水,囊蚴会被摄入体内并在胆道中发育为成虫,导致肝吸虫病的发生。对于生活在可能存在囊蚴水源地区的人群,建议安装过滤器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囊蚴。
3.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
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可能会导致囊蚴通过口腔黏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然后到达肝脏寄生繁殖,引起肝吸虫病。提倡使用经过充分清洗和消毒的餐具,特别是在公共场合用餐时要特别注意。
4.接触感染者的体液
直接接触感染者或其分泌物,如唾液、血液,可增加感染风险。强调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特别是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
5.皮肤伤口接触含有囊蚴的水源
若皮肤有伤口且接触到含有囊蚴的水源,可能导致囊蚴经由伤口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进而诱发肝吸虫病。对于存在皮肤损伤的人群,应避免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尤其是可能存在囊蚴的水域。
针对肝吸虫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苯达唑进行驱虫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类,同时定期体检,包括血常规、肝功能测试以及便常规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2024-03-29 12: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胆道华支睾吸虫病 (肝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asissinensis of bile duct)俗称肝吸虫,于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1例华侨的胆管内发现,1908年在国内证实。1975年,在湖北省江陵县西汉古尸和战国墓古尸体内发现华支睾吸虫虫卵,证明本病在我国流行至少2300多年。华支睾吸虫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目前我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有本病发生或流行,因不良饮食习惯,我国广东省感染人数最多,约超过500万,占全国总感染人数的一半。成虫寄生于胆道系统内,引起胆道华支睾吸虫病(chonorchiasis of bile duct),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引起胆囊炎、胆管炎、胆道结石、胆道肿瘤以及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障碍。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