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大便憋不住> 大便憋不住的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大便憋不住可能是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直肠黏膜脱垂、慢性结肠炎、巨球蛋白血症、糖尿病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肛门失去正常的闭合能力,从而导致大便无法控制。针对此病因,可以考虑生物反馈疗法来帮助患者学习如何控制肛门肌肉收缩,以改善括约肌功能。
2.直肠黏膜脱垂
直肠黏膜脱垂时,由于局部组织下垂压迫到邻近的神经和肌肉,进而影响到对排便的控制力,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对于轻度至中度的直肠黏膜脱垂,可遵医嘱使用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法等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处理。
3.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会导致结肠壁的炎症反应和水肿,使结肠蠕动减慢,肠道内容物通过时间延长,水分吸收减少,形成稀薄或水样便。当病变部位接近肛门时,可能会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大便失禁。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柳氮磺吡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抗炎治疗。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内浆细胞过度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高浓度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会抑制补体系统中的C4成分,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容易诱发感染。同时,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受到干扰,包括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这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皮肤的炎症和溃疡形成,进而影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巨球蛋白血症通常采用化疗方式进行治疗,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过高,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支配肛门括约肌的神经受损,继而出现肛门括约肌功能下降的现象,表现为大便失禁。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德谷胰岛素注射液等。
建议定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如提肛运动,有助于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力量。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以便进一步诊治。

2024-01-24 18: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其他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炎症应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诊疗。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

  • 多发人群:20~30岁

  • 临床检查: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4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陈洪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檀心广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米永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李福祥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胡志方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