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急性梗阻性脓性胆管炎的治疗
补充说明:急性梗阻性脓性胆管炎的治疗
a******W 2022-03-23 16:1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急性梗阻性脓性胆管炎的治疗可采取抗休克治疗、解痉挛药物、镇痛药物、抗生素治疗、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等措施。
1.抗休克治疗
抗休克治疗旨在通过提升血压、改善组织灌注来防止进一步器官损害。常用药物包括去甲肾上腺素等缩血管药物。当患者存在严重低血压且伴有组织低灌注时,应立即启动抗休克治疗。
2.解痉挛药物
解痉挛药物如阿托品可以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缓解胆道压力。主要通过激动M受体达到效果。对于胆源性腹痛的患者,在排除其他病因后可考虑使用。需注意观察是否有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3.镇痛药物
镇痛药物可用于缓解急性胆管炎引起的剧烈腹痛。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长期使用须警惕胃黏膜损伤风险。
4.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是针对细菌感染的主要手段,可预防化脓性并发症。选用头孢菌素作为首选抗生素。在明确或高度怀疑有细菌感染时应及时开始,并按医嘱完成整个疗程。
5.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用于移除胆管内堵塞物,恢复胆汁流动。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在影像引导下穿刺胆管插入引流管。此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中的胆管梗阻,尤其是结石引起的梗阻。
在实施上述治疗前,应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及是否存在手术禁忌证,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此外,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利于身体康复。
2024-03-20 05:4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胆道炎症以胆管炎症为主者称胆管炎(cholangitis),以胆囊炎症为主者称胆囊炎(cholecystitis)。两者常同时发生,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大致相同,多是在胆汁淤积的基础上继发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细菌可经淋巴道或血道到达胆道,也可从肠道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进入胆道。在我国以后者更为常见。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消炎利胆片
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和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维生素C口服液
补充维生素C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
主要用于:①消化性溃疡出血。②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和应激状态下溃疡大出血的发生;③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
头孢妥仑匹酯片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卡他布兰汉氏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大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氏杆菌属、肠杆菌属、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摩根氏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拟杆菌属中,对本剂敏感菌引起的下述感染症。 毛囊炎、疖、疖肿症、痈、传染性脓疱疮、丹毒、蜂窝织炎、淋巴管(结)炎、化脓性甲沟炎、瘭疽、皮下脓肿、汗腺炎、感染性粉瘤、慢性脓皮病。 乳腺炎、肛门周围脓肿、外伤及手术创面等的浅在性继发性感染。 咽喉炎(咽喉脓肿)、急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时)、慢性呼吸道疾患继发感染、肺炎、肺化脓症。 肾盂肾炎、膀胱炎。 胆囊炎、胆管炎。 子宫附件炎、子宫内感染、前庭大腺炎。 中耳炎、副鼻窦炎。 眼睑炎、麦粒肿、眼睑脓肿、泪囊炎、睑板腺炎。 牙周炎、牙冠周炎、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