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细菌性膀胱炎病因
补充说明:细菌性膀胱炎病因
a******W 2022-03-24 22:2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细菌性膀胱炎病因可能与尿道损伤、尿路梗阻、膀胱结石、长期留置导尿管、膀胱异物等有关,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尿道损伤
尿道损伤导致局部黏膜破损,细菌上行感染至膀胱引起炎症。可通过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如环丙沙星、头孢曲松等。
2.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时尿液排出不畅,易滞留并形成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从而诱发膀胱炎。对于轻度的下尿路梗阻,可遵医嘱使用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困难的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坦索罗辛和特拉唑嗪。对于重度的下尿路梗阻,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经尿道膀胱镜下前列腺电切术。
3.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的存在会导致膀胱黏膜受到摩擦和刺激,容易发生感染而引发炎症反应。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枸橼酸钾颗粒、复方金钱草颗粒等药物促进结石排出,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方式进行处理。
4.长期留置导尿管
长期留置导尿管会引起尿路黏膜损伤,为细菌入侵提供条件,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针对长期留置导尿管引起的感染,应首先评估是否可以移除导尿管,然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如呋喃妥因、磺胺甲恶唑等。
5.膀胱异物
膀胱内存在异物时,会对膀胱壁造成机械性刺激和化学性刺激,进而导致膀胱炎的发生。如果确诊为膀胱异物,通常建议及时就医,在麻醉下行膀胱异物取出术将异物取出。
针对细菌性膀胱炎,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还可配合医生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以便于观察病情恢复情况。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阴部清洁干燥,勤换洗内衣裤。
2024-04-02 23:1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性疾病,约占尿路感染总数的50%~70%。因细菌感染而引起。其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通常多发生于女性,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尿道短,又接近肛门,大肠杆菌易侵人。膀胱炎最典型的症状是即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有急迫性尿失禁,可以有血尿和脓尿。
银花泌炎灵片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急性肾孟肾炎、急性膀胱炎、下焦显热证,证见:发热恶寒、尿频急、尿道刺通或尿血、腰痛等。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盐酸特拉唑嗪片
1.用于治疗高血压,可单独应用或与其它抗高血压药同时使用。2.用于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排尿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线变细、排尿困难、夜尿增多、排尿不尽感等。
尿石通丸
清热祛湿,行气逐瘀、通淋排石。适用于气滞湿阻型尿路结石以及震波碎石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