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低分子量肝素钠肌肉注射会怎么样
补充说明:低分子量肝素钠肌肉注射会怎么样
a******W 2022-03-25 15:05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低分子量肝素钠肌肉注射可能导致注射部位局部血肿、肌肉萎缩、皮下纤维化、全身出血倾向以及过敏反应。
1.注射部位局部血肿
由于药物作用于血管壁,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液外渗至组织间隙中。可表现为红、肿、热、痛等典型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活动受限。
2.肌肉萎缩
如果患者长期进行该项操作,则可能会对肌肉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引起肌肉功能下降的情况发生。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肌肉力量减弱,进而引发肌肉萎缩的现象发生。
3.皮下纤维化
该药物可能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导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化斑块。这些斑块可以限制血液循环,引起疼痛和硬结,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出现皮肤颜色改变或瘢痕形成。
4.全身出血倾向
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后,其具有抗凝血的作用,能够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影响凝血过程。此时会出现自发性出血的症状,如瘀点、瘀斑、鼻出血等。严重者可因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
5.过敏反应
当个体对低分子量肝素钠中的某些成分产生免疫应答时,体内会产生IgE抗体,导致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组胺等介质。这会引起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需要紧急医疗干预以防止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在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进行肌肉注射时,应注意观察注射部位的变化,避免长时间在同一位置注射,以减少不适的发生。
2024-03-21 19:07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目前肌肉萎缩尚无统一分类,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病原因分类如下。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 主要是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见于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病变和脊髓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 二、肌源性肌萎缩 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三、废用性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四、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如恶病质性肌萎缩、交感性肌营养不良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