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肌酐,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及危害
补充说明:肌酐,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及危害
a******W 2022-03-25 15:0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肌酐、碱性磷酸酶偏低可能是饮食摄入不足、长期卧床不动、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病因导致的,这些情况可能导致身体代谢异常,影响肾脏和骨骼系统的功能。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补充营养、调整生活习惯、使用抗甲状腺药物、透析治疗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1.饮食摄入不足
饮食中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肌肉组织合成,进而导致肌酐、碱性磷酸酶偏低。补充营养是关键,可适当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必要时可通过静脉途径给予营养支持。
2.长期卧床不动
长期卧床不动会导致身体活动减少,肌肉萎缩,从而影响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产生,出现肌酐、碱性磷酸酶偏低的情况。建议定期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引起代谢率增加,此时骨骼肌处于相对缺氧状态,会影响肌酸激酶的活性,导致其浓度降低。此外,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增强,因此总胆红素正常而直接胆红素偏高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
4.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患者的肾脏受损,无法有效地清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包括肌酐在内的代谢产物积累,导致其浓度升高。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是关键,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等,以及降糖药如格列齐特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
5.遗传代谢性疾病
遗传代谢性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生物化学反应异常,导致某些物质不能被正常代谢,这些物质可能包括肌酐和碱性磷酸酶。确诊后,患者应遵循医嘱接受针对性治疗,例如脂肪酸氧化障碍所致肌无力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肉碱类药物。
针对肌酐和碱性磷酸酶偏低的情况,建议定期监测这两项指标以及其他相关生化参数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任何潜在的问题。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肌酐水平;对于存在遗传代谢性疾病风险的人群,应关注家族史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
2024-01-20 11:1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甲亢,医学术语上指“甲状腺毒症”:是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导致的临床症状,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则仅限于甲状腺。是本身激素合成和分泌过度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甲亢是个器官免疫性的疾病,最常侵犯的是甲状腺、眼睛、少见的胫前粘液性浮肿等。甲亢的表现有,心慌、烦躁、多汗、手抖或者心率慢、乏力、怕冷、浮肿等症状。2013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甲亢的发病率为3.7%;平均每27人中,就有一名甲亢患者;20~40岁年龄段人群最多见,女性尤甚。
鲑鱼降钙素喷鼻剂
1.骨质疏松症:(1)早期和晚期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例如:皮质类固醇治疗或缺乏活动。为了防止骨质进行性丢失,应根据个体的需要适量地摄入钙和维生素D。2.伴有骨质溶解和/或骨质减少的骨痛。3.Paget’s病(变形性骨炎),特别是伴有下列情况的病人:(1)骨痛;(2)神经并发症;(3)骨转换增加,表现在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和尿羟脯氨酸排泌增加;(4)骨病变进行性蔓延;(5)不完全或反复骨折。4.由下列情况引起的高血钙症和高钙危象:(1)继发性乳房癌、肺或肾癌、骨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氯化钾缓释片
1治疗低钾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性利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使用洋地黄化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以及Bartter综合症等。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