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食物经常进入鼻腔原因
补充说明:食物经常进入鼻腔原因
a******W 2022-03-25 15:0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食物经常进入鼻腔可能是由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先天性鼻骨发育不全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慢性鼻炎
慢性炎症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和腺体增生肥大,使鼻道狭窄,当进食时容易出现食物经咽鼓管进入鼻腔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进行局部抗炎治疗,如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布吸入气雾剂等。
2.鼻窦炎
由于鼻窦炎患者的鼻窦黏膜处于炎症状态,会导致鼻窦通气受阻,此时如果吃东西说话过快或者用力吸鼻子,就可能导致食物进入鼻腔。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进而缓解不适症状。
3.鼻息肉
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黏膜上突出于鼻腔黏膜表面的增生物,当息肉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作用,从而引起鼻塞。当鼻塞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部分人群在吃饭时出现窒息感,甚至有食物进入鼻腔的风险。对于存在小体积且无症状的单发性息肉,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若为多发性息肉或伴有明显症状,则需考虑内鼻镜下息肉摘除术。
4.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正中间位置的现象,可能由外伤、遗传等因素引起,导致一侧鼻孔变窄,影响正常呼吸功能。当呼吸不畅时,为了改善通气状况,有些人会张口呼吸,这有助于减少空气直接冲击患侧鼻孔的概率,从而降低食物误入概率。轻度鼻中隔偏曲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如果伴随明显的鼻塞、头痛等症状,则需要通过手术矫正,例如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等。
5.先天性鼻骨发育不全
先天性鼻骨发育不全是由于胚胎时期鼻部骨骼发育异常所致,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或畸形,导致鼻腔前后径缩短,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患者可能会采取张口呼吸的方式,从而增加食物误入鼻腔的风险。此类患者可通过佩戴定制的夜间硬性透气性磨具来改善面部外观和功能,也可以遵照医师建议接受功能性鼻腔扩容术、硅胶假体植入术等整形外科手术。
针对食物经常进入鼻腔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包括前鼻镜检查、X光检查以及必要时的CT扫描以评估鼻腔结构。同时,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于匆忙进食,以减少食物进入鼻腔的风险。
2024-01-24 15:1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鼻粘膜由于局部性、全身性或环境性因素所致的可逆性炎症。主要病理改变为鼻粘膜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粘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血管和腺体周围有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粘液腺功能活跃,分泌物增多。主要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涕。
多发人群:反复急性鼻炎发作史者多见
典型症状: 鼻塞 流鼻涕 脓鼻涕增多且不易擤尽 呼吸气为腐臭味
临床检查: 鼻塞 流鼻涕 脓鼻涕增多且不易擤尽 呼吸气为腐臭味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
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
治疗下述疾病的过敏相关症状,如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鼻渊通窍颗粒
疏风清热,宣肺通窍。用于急鼻渊(急性鼻窦炎)属外邪犯肺证,症见前额或颧骨部压痛,鼻塞时作,流涕黏白或黏黄,或头痛,或发热,苔薄黄或白,脉浮。
氯雷他定片
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鼻塞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症状之一,最常见的原因包括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窦炎等。理论上来说,鼻塞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解决。)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
智托洁白丸
本品为泄泻非处方药药品。清胃热、制酸,止咳。用于慢性胃炎,“培根木布”,胃酸,呕吐酸水,胸痛,咳嗽,音哑,胃部壅寒,呼吸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