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足内翻针灸治疗方法
补充说明:足内翻针灸治疗方法
a******W 2022-03-25 15:0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足内翻针灸治疗方法包括足三里穴、太冲穴、丘墟穴、悬钟穴、承山穴等穴位的针灸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足三里穴
取坐位或仰卧位,在髌骨外侧缘直下3寸处找到足三里穴,使用毫针刺入穴位约0.5-1寸深。此穴位是胃经的重要穴位,刺激此处可调节气血、平抑肝火,对于缓解足内翻有一定的作用。
2.太冲穴
患者取正坐位,双脚踩地,用左手拇指指腹按于太冲穴之上,其余四指附着于第一跖趾关节背面,使拇指向下的方向用力掐揉0.5~1分钟。本穴为足厥阴肝经之腧穴,具有疏肝解郁、平抑肝阳的功效,主治头痛、眩晕、眼目疾患、月经不调等病症,因此对足内翻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3.丘墟穴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在踝区,外踝前下方凹陷处即是丘墟穴,用毫针垂直进针,快速刺入穴位,得气后留针30分钟左右。本穴属膀胱经,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足内翻引起的不适症状。
4.悬钟穴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在外踝尖上4横指(同身寸)处取穴,用毫针斜刺0.5~0.8寸。本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具有舒筋利节的功效,主治头项强痛、腰腿酸软、下肢痿痹等病症,所以能辅助治疗足内翻。
5.承山穴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在小腿后面,当腓肠肌两肌腹交界处的下中央凹陷处取穴,用毫针直刺0.5~0.8寸。本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具有舒筋通络、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痔疾、便秘、腰背痛等病症,故而能起到一定治疗足内翻的作用。
在接受针灸治疗足内翻时,应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操作,以减少风险并确保安全。同时,建议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如跟腱拉伸和平衡练习,以巩固针灸疗效。
2024-03-14 13:5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足的肌腱和韧带(后侧和深部的)发育出现故障,未能与足部其他的肌腱韧带的发育保持同步,其后果是这些肌腱和韧带将足的后内侧牵拉向下,导致足向下向内扭转。足部的各块骨头因此处于异常的位置上。足部内翻,僵硬,并且不能回到正常的位置。
可能疾病: 先天性高弓足 脊膜膨出与脊膜脊髓膨出 腓总神经损伤 隐性脊柱裂 高弓足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骨科
健康问答